第四百三十七章 赈济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25小说网 www.225txt.com,最快更新执宰大明最新章节!
就在李云天进入宣化城的当天下午,一直紧闭着的宣化城城门打开了。.
在城外灾民愕然地注视下,宣化卫的士兵们将一辆辆装满了粮袋的马车赶出了城,在灾民聚集的地方设立了数十个粥棚,正式拉开了宣化城赈济灾民的序幕。
当灾民们排着队领取食物的时候,放赈的士兵告诉他们是宣德帝下诏打开宣化城内原本储存军粮的粮仓赈济他们,可谓皇恩浩荡,使得灾民们纷纷高呼“皇上万岁”。
与此同时,宣化府知府衙门在城内和城外都贴出了告示,告示上说定南将军已经下令,将在灾民和宣化城的百姓中征召管理灾民的人员,像衙门里的官员一样享有俸禄,并且等平定交趾叛乱后举荐政务优异者为官。
除了“征召令”外,告示上还有“开荒归田令”和“以工代赈令”,给那些无所事事的灾民们都找到了活干。
尤其是“开荒归田令”,在灾民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使得灾民们纷纷沸腾了起来,谁也不会想到定南将军竟然会下达这样一条法令,只要在宣化府开垦十亩荒地那么等平定叛军后就能在户籍所在地得到五亩荒地。
田地在古代社会是最为重要的资产,尤其是像交趾这样落后的地区,百姓们更是将田地视为命根子,如今只要开荒就能得到田地,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很显然,李云天此举不单单是要安置这些灾民,同时也是为了收买人心,以及促进交趾的农业发展。
此次交趾的叛乱声势浩大,不少交趾当地的大氏族和土司都涉及到了里面,李云天准备拿他们开刀,将他们的土地分给交趾那些没有参与叛乱的百姓。
如此一来,那些大氏族和土司就失去了支撑他们家业的根基,同时朝廷也会获得那些得到土地百姓的拥戴,可谓一举数得。
开荒归田令和以工代赈令虽说是两个法令,但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简单点来说的话,那就是以工代赈令是开荒归田令的前提:
只有派人从事以工代赈任务的家庭,才能得到在宣化府开荒的权力,按照每个家庭成年男丁的数量分配一块开荒区域。
李云天已经让人紧急从太平府调用农具,并且下令太平府和宣化府的铁匠连夜打造锄头和铁锹,尽可能多的给灾民提供用来干活的农具。
年后,在扬州城竞得了交趾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的那些商贾会把李云天需要的物资运来,里面包括大批的农具和种子,正好可以赶上春耕,使得明军控制的地域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李云天相信,等到那个时候他一定能与叛军达成停战协议,使得交趾的百姓从两年多的战火中脱身而出,恢复一些元气。
除了开仓赈济灾民外,李云天还给李清正出了一口气,教训了宣化城那些囤积居奇的粮商,为了稳定宣化城的民心,他下令官府将宣化仓的粮食以平价卖给城里的百姓。
这使得宣化府居高不下的粮价一夜之间就跌落了下来,宣化城那些高价收购粮食企图屯粮赚取暴利的粮商为此受到了重创。
宣化城的居民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蜂拥到官方的售粮点买粮,在经历了两天的疯狂抢购后,居民们发现官府售粮点依旧堆积了大量的粮食,购粮的**顿时消退,使得宣化城度过了恐慌性购粮的风潮。
面对眼前这种糟糕的局势,宣化城的粮商很快就做出了两个不同的选择,一些粮商迅速将粮价调到与官府的标价一样,趁着居民需求量巨大的时机清理手中的存粮。
另外的粮商则死咬着粮价不放,他们认为交趾的战争还要持续很长时间,而宣化仓的粮食是交趾唯一的战备储粮。
因此,他们推断李云天不可能全部用来满足宣化城居民的粮食需求,毕竟交趾其他的州府也缺粮,所以宣化城的粮价很快就会再度涨起来。
可惜的是,这些倒霉的粮商并不知道李云天已经从太平城调粮,满足宣化城百姓的粮食需求一点儿问题也没有,而且明年三月份之前那些获得交趾粮食专营权的商贾会把李云天预定的第一批粮食运来。
只要过了夏天,交趾的粮食压力将得到有力的缓解。
交趾的气候和土壤适合种植水稻,可以一年两熟,明年夏天是收获早稻的时间,这批粮食将解决交趾百姓的吃饭问题。
经此一事,那些赌交趾会继续缺粮的粮商损失惨重,很显然当宣化府的粮食需求达到饱和后,他们的粮食唯有降价,否则难以有吸引力。
一连五天,李云天都在忙碌中度过,他不仅要处理那些灾民的事宜,给灾民划分开荒的地区以及确定以工代赈的工程,而且还要制定征召管理灾民事宜人员的规章制度、从宣化府士卒和土兵中征募骁武军士兵等等,可谓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李云天坐镇宣化城,整个宣化府的局势迅速稳定了下来,被叛军搅得惶惶不安的百姓终于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再也不用担心叛军打过来。
就在第六天,赵卫德派去三江府打探消息的人急匆匆地赶回,带来了一个李云天不愿意听见的消息,他所担心的事情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王通已经率军撤离交州城,在三江府境内接到李云天的军令后就地驻扎。
原来,与黎利结盟后的第三天,王通离开了交州城,将交州城拱手让给了黎利,使得黎利兵不血刃地就得到了这座交趾最坚固的城池。
王通撤离的时候兵分两路,一路由交州守备中官山寿与荣昌伯陈智等人去新安府,从新安府的云屯码头登船经水路回广西钦州,另外一路由其亲自率领,与交趾镇守中官马骐等人经宣化府到广西太平府。
据赵卫德派去的人回报,王通所带领的北归官吏军民超过了十五万,整个交州城一半以上的百姓跟随他返回内陆,途中接连受到零散叛军和当地土人的袭扰,不少人为之丧命,众多女子被掳走。
黎利派出叛军尾随在北归军民后面,大摇大摆地进入沿途的城镇,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这些城镇占领。
如今,不仅整个交州府已经全归了叛军,而且三江府南部地区的一些城镇也有叛军进驻。
王通一行人到达三江府后,三江城内的形势顿时一片混乱,人心惶惶,那些从内陆迁来的居民和一些土官亲属慌忙收拾行装,准备跟随王通北归。
一些当地居民趁机对那些内陆居民敲诈勒索,使得那些内陆居民不由得忍气吞声,有些内陆居民的妻女还受到了地皮恶霸的强暴。
李云天立在交趾地图前,皱着眉头望着交州府东面的北江府,北江府西北面的谅江府数月前已经被叛军,北江府如今处于交州府叛军和谅江府叛军的夹击下,形势危矣。
随着交州府的丢失,明军不仅失去了交趾最重要的地区,而且在军事上处于了被动,交州城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将成为叛军威慑明军的一个坚固的前沿堡垒,进可攻,退可守。
李云天在心里估算了一下,明军掌握在手中的州府有镇蛮府、建昌府、新安府、北江府、谅山府、宣化府、太原府和归化直隶州、嘉兴直隶州,共七府两直隶州,面积已经不足交趾的三分之一。
不过,由于交趾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故而明军所控制区域的人口数约占交趾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二。
尤其令李云天感到惋惜的是,本来是与叛军对峙前沿堡垒的交州城竟然就这么被王通轻而易举地给抛弃了,着实是可恶。
可现在事情已经发生,即使将王通千刀万剐也晚了,李云天所做的事情就是收拾交趾的这个烂摊子,稳定住明军在交趾的阵脚。
唯一令李云天感到欣慰的是,他在宣化城的那些灾民中收拢了不少柳升战败后的溃兵,已经被召集起来进行整训。
柳升战败后,大量士兵被叛军所杀,剩下的人四处逃散,散落在交趾东北部的谅山府、太原府、宣化府和交趾北部的归化直隶州。
由于没有朝廷撤兵的命令,那些溃兵不敢离开交趾,而当地的州府也没有能力来安置他们,故而他们就只能与灾民为伍。
李云天在灾民中设立了十几个报道点,专门用来收拢混杂在人群中的溃兵,作为溃兵最大的聚集地,五六天下来到报道点登记的溃兵已经超过了万人。
能从叛军刀口下死里逃生的士兵自然都是精壮悍勇之辈,那些身体羸弱的人早就死在了战乱中,虽然那些溃兵看起来憔悴消瘦,身体虚弱,但在李云天相信只要调养上一段时间就能使他们生龙活虎。
故而,在李云天的安排下,骁武军专门抽调出了一百多人专门对那些溃兵进行整编,饮食标准比照骁武军,他们以后将成为李云天手头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不仅宣化府,谅山府、太原府和归化直隶州的军政主官都已经收到了李云天的命令,让他们收拢散落在他们那里的溃兵,好生照顾,然后送到宣化城来。
说实话,李云天没想到会收拢如此多的溃兵,在朝廷接到王通通报中,柳升大军伤亡惨重,几近全军覆没。
如此看来王通夸大了明军所遭受的损失,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清楚柳升大军的伤亡状况,又或者说他是刻意而为,使得外界认为叛军势大,为他避战、怯战寻找借口。
不管王通为何这样做,对李云天来说则是一个好消息,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兵力,而这些死里逃生的溃兵无疑是绝佳的兵员。!^!
复制本地址到浏览器看最新章节
就在李云天进入宣化城的当天下午,一直紧闭着的宣化城城门打开了。.
在城外灾民愕然地注视下,宣化卫的士兵们将一辆辆装满了粮袋的马车赶出了城,在灾民聚集的地方设立了数十个粥棚,正式拉开了宣化城赈济灾民的序幕。
当灾民们排着队领取食物的时候,放赈的士兵告诉他们是宣德帝下诏打开宣化城内原本储存军粮的粮仓赈济他们,可谓皇恩浩荡,使得灾民们纷纷高呼“皇上万岁”。
与此同时,宣化府知府衙门在城内和城外都贴出了告示,告示上说定南将军已经下令,将在灾民和宣化城的百姓中征召管理灾民的人员,像衙门里的官员一样享有俸禄,并且等平定交趾叛乱后举荐政务优异者为官。
除了“征召令”外,告示上还有“开荒归田令”和“以工代赈令”,给那些无所事事的灾民们都找到了活干。
尤其是“开荒归田令”,在灾民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使得灾民们纷纷沸腾了起来,谁也不会想到定南将军竟然会下达这样一条法令,只要在宣化府开垦十亩荒地那么等平定叛军后就能在户籍所在地得到五亩荒地。
田地在古代社会是最为重要的资产,尤其是像交趾这样落后的地区,百姓们更是将田地视为命根子,如今只要开荒就能得到田地,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很显然,李云天此举不单单是要安置这些灾民,同时也是为了收买人心,以及促进交趾的农业发展。
此次交趾的叛乱声势浩大,不少交趾当地的大氏族和土司都涉及到了里面,李云天准备拿他们开刀,将他们的土地分给交趾那些没有参与叛乱的百姓。
如此一来,那些大氏族和土司就失去了支撑他们家业的根基,同时朝廷也会获得那些得到土地百姓的拥戴,可谓一举数得。
开荒归田令和以工代赈令虽说是两个法令,但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简单点来说的话,那就是以工代赈令是开荒归田令的前提:
只有派人从事以工代赈任务的家庭,才能得到在宣化府开荒的权力,按照每个家庭成年男丁的数量分配一块开荒区域。
李云天已经让人紧急从太平府调用农具,并且下令太平府和宣化府的铁匠连夜打造锄头和铁锹,尽可能多的给灾民提供用来干活的农具。
年后,在扬州城竞得了交趾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的那些商贾会把李云天需要的物资运来,里面包括大批的农具和种子,正好可以赶上春耕,使得明军控制的地域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李云天相信,等到那个时候他一定能与叛军达成停战协议,使得交趾的百姓从两年多的战火中脱身而出,恢复一些元气。
除了开仓赈济灾民外,李云天还给李清正出了一口气,教训了宣化城那些囤积居奇的粮商,为了稳定宣化城的民心,他下令官府将宣化仓的粮食以平价卖给城里的百姓。
这使得宣化府居高不下的粮价一夜之间就跌落了下来,宣化城那些高价收购粮食企图屯粮赚取暴利的粮商为此受到了重创。
宣化城的居民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蜂拥到官方的售粮点买粮,在经历了两天的疯狂抢购后,居民们发现官府售粮点依旧堆积了大量的粮食,购粮的**顿时消退,使得宣化城度过了恐慌性购粮的风潮。
面对眼前这种糟糕的局势,宣化城的粮商很快就做出了两个不同的选择,一些粮商迅速将粮价调到与官府的标价一样,趁着居民需求量巨大的时机清理手中的存粮。
另外的粮商则死咬着粮价不放,他们认为交趾的战争还要持续很长时间,而宣化仓的粮食是交趾唯一的战备储粮。
因此,他们推断李云天不可能全部用来满足宣化城居民的粮食需求,毕竟交趾其他的州府也缺粮,所以宣化城的粮价很快就会再度涨起来。
可惜的是,这些倒霉的粮商并不知道李云天已经从太平城调粮,满足宣化城百姓的粮食需求一点儿问题也没有,而且明年三月份之前那些获得交趾粮食专营权的商贾会把李云天预定的第一批粮食运来。
只要过了夏天,交趾的粮食压力将得到有力的缓解。
交趾的气候和土壤适合种植水稻,可以一年两熟,明年夏天是收获早稻的时间,这批粮食将解决交趾百姓的吃饭问题。
经此一事,那些赌交趾会继续缺粮的粮商损失惨重,很显然当宣化府的粮食需求达到饱和后,他们的粮食唯有降价,否则难以有吸引力。
一连五天,李云天都在忙碌中度过,他不仅要处理那些灾民的事宜,给灾民划分开荒的地区以及确定以工代赈的工程,而且还要制定征召管理灾民事宜人员的规章制度、从宣化府士卒和土兵中征募骁武军士兵等等,可谓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李云天坐镇宣化城,整个宣化府的局势迅速稳定了下来,被叛军搅得惶惶不安的百姓终于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再也不用担心叛军打过来。
就在第六天,赵卫德派去三江府打探消息的人急匆匆地赶回,带来了一个李云天不愿意听见的消息,他所担心的事情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王通已经率军撤离交州城,在三江府境内接到李云天的军令后就地驻扎。
原来,与黎利结盟后的第三天,王通离开了交州城,将交州城拱手让给了黎利,使得黎利兵不血刃地就得到了这座交趾最坚固的城池。
王通撤离的时候兵分两路,一路由交州守备中官山寿与荣昌伯陈智等人去新安府,从新安府的云屯码头登船经水路回广西钦州,另外一路由其亲自率领,与交趾镇守中官马骐等人经宣化府到广西太平府。
据赵卫德派去的人回报,王通所带领的北归官吏军民超过了十五万,整个交州城一半以上的百姓跟随他返回内陆,途中接连受到零散叛军和当地土人的袭扰,不少人为之丧命,众多女子被掳走。
黎利派出叛军尾随在北归军民后面,大摇大摆地进入沿途的城镇,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这些城镇占领。
如今,不仅整个交州府已经全归了叛军,而且三江府南部地区的一些城镇也有叛军进驻。
王通一行人到达三江府后,三江城内的形势顿时一片混乱,人心惶惶,那些从内陆迁来的居民和一些土官亲属慌忙收拾行装,准备跟随王通北归。
一些当地居民趁机对那些内陆居民敲诈勒索,使得那些内陆居民不由得忍气吞声,有些内陆居民的妻女还受到了地皮恶霸的强暴。
李云天立在交趾地图前,皱着眉头望着交州府东面的北江府,北江府西北面的谅江府数月前已经被叛军,北江府如今处于交州府叛军和谅江府叛军的夹击下,形势危矣。
随着交州府的丢失,明军不仅失去了交趾最重要的地区,而且在军事上处于了被动,交州城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将成为叛军威慑明军的一个坚固的前沿堡垒,进可攻,退可守。
李云天在心里估算了一下,明军掌握在手中的州府有镇蛮府、建昌府、新安府、北江府、谅山府、宣化府、太原府和归化直隶州、嘉兴直隶州,共七府两直隶州,面积已经不足交趾的三分之一。
不过,由于交趾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故而明军所控制区域的人口数约占交趾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二。
尤其令李云天感到惋惜的是,本来是与叛军对峙前沿堡垒的交州城竟然就这么被王通轻而易举地给抛弃了,着实是可恶。
可现在事情已经发生,即使将王通千刀万剐也晚了,李云天所做的事情就是收拾交趾的这个烂摊子,稳定住明军在交趾的阵脚。
唯一令李云天感到欣慰的是,他在宣化城的那些灾民中收拢了不少柳升战败后的溃兵,已经被召集起来进行整训。
柳升战败后,大量士兵被叛军所杀,剩下的人四处逃散,散落在交趾东北部的谅山府、太原府、宣化府和交趾北部的归化直隶州。
由于没有朝廷撤兵的命令,那些溃兵不敢离开交趾,而当地的州府也没有能力来安置他们,故而他们就只能与灾民为伍。
李云天在灾民中设立了十几个报道点,专门用来收拢混杂在人群中的溃兵,作为溃兵最大的聚集地,五六天下来到报道点登记的溃兵已经超过了万人。
能从叛军刀口下死里逃生的士兵自然都是精壮悍勇之辈,那些身体羸弱的人早就死在了战乱中,虽然那些溃兵看起来憔悴消瘦,身体虚弱,但在李云天相信只要调养上一段时间就能使他们生龙活虎。
故而,在李云天的安排下,骁武军专门抽调出了一百多人专门对那些溃兵进行整编,饮食标准比照骁武军,他们以后将成为李云天手头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不仅宣化府,谅山府、太原府和归化直隶州的军政主官都已经收到了李云天的命令,让他们收拢散落在他们那里的溃兵,好生照顾,然后送到宣化城来。
说实话,李云天没想到会收拢如此多的溃兵,在朝廷接到王通通报中,柳升大军伤亡惨重,几近全军覆没。
如此看来王通夸大了明军所遭受的损失,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清楚柳升大军的伤亡状况,又或者说他是刻意而为,使得外界认为叛军势大,为他避战、怯战寻找借口。
不管王通为何这样做,对李云天来说则是一个好消息,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兵力,而这些死里逃生的溃兵无疑是绝佳的兵员。!^!
复制本地址到浏览器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