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龙虎斗 29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25小说网 www.225txt.com,最快更新汉墙最新章节!
荆州蔡家,随着蔡瑁身死,蔡家昔日的风光也随即失去。蔡瑁出身蔡家正房,死时并未留下子嗣,他这一死,蔡家正房也就后继无人。但蔡瑁死了,不代表荆州蔡家就此消亡,在荆州,蔡家的旁支依然在,只不过他们很清楚荆州已经是刘备的天下,为了保存自己,不得不行事低调了起来。
直到刘福大军南下,刘备退出襄阳,蔡家的幸存者这才觉得到了蔡家重振的机会。他们将希望寄托在了远在长安的蔡邕身上,试图凭借与刘福沾亲带故的关系重新成为荆州的世家豪门。
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可惜刘福却不见得会买账。此时的蔡家没有杰出的人才,稳定荆州也不需要蔡家出面。或许刘福会看在蔡邕的面子上照顾蔡家一二,但扶植蔡家这种事,刘福是不会去做的。
之所以没有对孙刘两家步步紧逼,不是刘福没有足够的实力,而是为了将来的统治清除障碍。旧有的势力格局需要打破,而刘福并不想做这个恶人,那就只能通过不断逼迫孙刘二人,逼着这二人为了对抗刘福而不断压榨治下的势力。得到这些势力被压榨的差不多了,刘福才会出手收拾残局。
目前来说,结果是喜人的,新得地盘的旧有势力基本已经被清楚,刘福又怎么可能会在这时为蔡家破例。
蔡家新任家主蔡温是蔡瑁的堂弟,刘备消灭蔡瑁的时候恰好这人不在襄阳,因此躲过了一劫,之后一直隐姓埋名的躲在蔡家老宅,这时候刘备退出了襄阳,蔡温跳出来做了荆州世家的代表。
只是很可惜,刘福并没有单独召见蔡温,而是将荆州世家的各家家主聚集到了一起,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有兵权在手,刘福又怎么会担心这些世家不肯就范。百姓才是根本,只要能得到大部分百姓的支持,些许世家的反对又算什么?
正所谓无欲则刚,刘福没有什么需要求到世家头上的,自然也就不需要与世家妥协。论财,刘福的小金库足以支撑自己的大军两年之用,论才,刘福有兴汉学院在手,从来就不愁手下无人可用。
除了这两点,世家还能拿出什么与刘福讨价还价?敢煽动百姓造成地方不稳,那要面临的就是灭族之祸。刘福对待治下的叛乱,从来就没有心慈手软一说。
荆州世家的私财,刘福没有去动,只是以平价收购了世家手中多余的土地。可土地往往就是世家的根,但面对强势的刘福,尤其是在有两家世家当面表示反对被刘福命人带走以后,其他人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蔡温。
老大不是那么好当的,小弟有事的时候,做老大的就得出头,否则凭什么要人家认你当老大。只是蔡温已经觉察到刘福此时不是开玩笑,他的意志不容更改,谁敢跟他对着干,他就会收拾谁。老蔡家跟蔡邕的那点亲戚关系,似乎对刘福半点影响也没有。
人呐,不能看轻自己,但同样也不能过分看重自己,认为缺少了自己世界就要玩完。蔡温是个很能认清现实的人,他知道,得罪刘福要比得罪荆州世家要严重得多。蔡家日后还指望刘福能够看在亲戚的份上照顾一二,可不能在这时跟刘福唱反调。反正自从蔡瑁死后蔡家的土地就被别人侵占了不少,这回正好拿来做人情,说不定刘福见自己这么配合,回头还能给自己一点好处呢。
也正是抱着这个念头,蔡温不仅没有像荆州世家代表希望的那样请求刘福不要买走他们手中的土地,反倒主动将蔡家所拥有的土地以低价卖给了刘福大半,同时还告诉刘福自家土地有不少被他人侵占这个事实。
见蔡温如此配合,刘福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顺势就提出了要清查各家土地,以官府记录为凭,但凡是没有登记在册的,一律收归官府所有。
荆州世家纷纷用仇恨的目光瞪视着他们眼中的叛徒蔡温,只不过蔡温却毫不在意。荆州世家的代表,以庞、蒯、蔡、黄四家为首,如今除了蔡家,其余三家早已投奔了刘福。正所谓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荆州如今那些世家的代表,在蔡温眼中也不过是些不入流的小家,难与蔡家这种底蕴深厚的家族相提并论。更何况背靠大树好乘凉,靠上刘福这棵大树,就算是借给他们几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对自己怎么样。
在荆州,话语权从来就不在他们这些墙头草的手中,无论是刘表时期还是刘备时期,他们都只能随大流,听凭他人摆布。而到了刘福时期,只不过是刘福已经不需要依靠他们来维持荆州的稳定,自然下手也就更加直接一些。
认清了现实的荆州世家这下算是认命了。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养活大量黑户的底气。不等刘福提出下一个要求,就已经有世家主动向刘福提出愿意交出这些年隐瞒不报的人口。
为了对抗刘福的南下,刘备坚壁清野做得很彻底,除了江北之民被迁去了荆南,在樊城失守以后,刘备将襄阳附近的百姓也给迁走了。不过刘备迁走的百姓都是在官府有记录的,而荆州世家手中掌握的人口,刘备却没有去动。刘备想得挺美,还指望刘福为了解决人口不足对荆州世家动手,从而引起荆州世家对刘福的不满。却没想到荆州世家是如此的没骨气,被刘福一吓,立马就服软了。甚至都不等刘福开口,他们就把手中多年来隐匿不报的人给交了出来。
荆州世家众多,隐匿不报的人口数目也同样不小。像蔡家这种可称为魁首的世家代表,手中所掌握的隐形百姓就有五千多人。再加上其他世家愿意交出的人口,最后这么一算,竟然有七万余人。
得知这一结果的刘福也被吓了一跳,多亏现在知道了这些百姓的存在,要是在自己离开襄阳与刘备激战的时候,这些世家利用这些人在自己的后方作乱,即便最后会被自己平定,那所带来的损失也是难以想象。
侥幸啊,多亏自己当初来之前就决定要收拾荆州世家,也多亏蔡家知道取舍。想到这里,刘福对蔡温的观感也不由好了一些。要不是蔡温主动提出,那些荆州世家势必会隐瞒不报,但蔡家一出头,这些人也就只能选择附从。都是知根知底的人,真要是敢隐瞒不报,到时候刘福的惩罚不是荆州世家可以承受的。
七万多百姓会被登记造册,随后便会得到与百姓一般的待遇,分田分地真忙。解决百姓的问题并不难,只要确保百姓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百姓一般就不会作乱。只有活不下去了,百姓才会奋起反抗,左右都是死,为何不临死前搏一把?
不过百姓的问题好解决,这些世家就有点难处理了。刘福总不能将这些世家给尽数斩杀吧。虽说刘福有杀了这些人的理由,附逆嘛,可杀人容易,但善后却麻烦。更何况刘福也不想杀太多人的,世家虽然叫人不满,但罪不至死,说白了世家也是大汉百姓,刘福不能因为身份的不同就过分厚此薄彼。
失去了土地、人口,世家的威胁也就随之降到了最低,给他们一条生路这种事,刘福还是能做到的。不过为了防止他们在自己南下的时候在背后给自己捣乱,刘福还是任命蔡温为新任襄阳太守,也算是给蔡温方才支持自己的回报。
蔡温大喜过望,虽然蔡温也清楚刘福让自己做襄阳太守只是暂时,目的是为了监视荆州世家,但蔡温愿意啊。蔡温自问自己没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守成的能力还是有的。眼下襄阳需要的是稳定,而不是进取,蔡温觉得保证襄阳稳定这点自己还是能够做到的。再加上自己这也算是步入了西汉官场,即便日后刘福不需要自己再担任襄阳太守,对自己的安排也不会太差,而且自己还没有老迈,可以继续学习嘛,要是日后能够被送去兴汉学院深造,那蔡家想要重振也不是不可能。
蔡温的目光很长远,欣然接受了刘福的任命,并且向刘福保证一定配合西汉负责抚民官员的工作。至于荆州世家是什么想法,蔡温已经不去考虑了。
刘福很满意蔡温的态度,做人要知足,要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蔡温这点做的很合刘福的心意,勉励了蔡温一番后,刘福便让蔡温带着荆州世家退下了。
离开了太守府,蔡温没有让荆州世家的众代表各自离去,而是将这些人带去了自家所开的酒楼。眼下没有了刘福,荆州世家对蔡温的不满顿时爆发,蔡温丝毫不见怒气的听着众人对自己的指责抱怨,直到所有人都住了口,蔡温这才开口对众人说道:“诸位,非是蔡温有意拿诸位做垫脚石,实在是诸位还没有认清当下的形势啊。这荆州的天,已经变了,陛下绝非刘备那种人可比,刘备善待诸位,那是因为有求于诸位,可你们自己想想,陛下有什么要求你们的?既然无所求,陛下自然就不需善待你们。可惜你们却没有认清这一点,以为陛下会为了荆州的稳定而向你们妥协,可这可能吗?你们以为城外的三十万大军是纸糊的不成?”
现实往往总是叫人难以接受,甚至令许多人不愿意去面对。但现实就是现实,就摆在那里,不可能随着众人的意志而改变。
蔡温的一番话虽然难听,但众人也明白,蔡温所说都是真的,若是众人真的惹恼了刘福,刘福是不会在意众人的性命的。仔细想想,这个出卖了众人的叛徒反倒成了自家的救命恩人。一时间众人看向蔡温的眼神变得复杂了起来,不知道该爱他还是恨他。
蔡温见状轻轻摇了摇头,继续对众人说道:“诸位,不要只看道眼前,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你们眼下的确损失不小,但你们要多看看大汉治下世家的情况。不说别的,单说经商这件事,那就是可以直接摆到台面上的嘛。”
“……蔡家主莫非是想要劝我等去操持那等低贱之事?”众人中有一人出声问道。
“什么叫低贱之事?你难道不知道陛下也有商会不成?你认为经商是低贱之事,难道你认为陛下会不如你高贵?”蔡温两眼一瞪,盯着说话的人问道。
“陛,陛下也经商?”
“陛下说过,这天下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对经商一事,陛下从未看轻过,甚至可以说是鼓励世家经商,只要不坑蒙拐骗,铜钱的来路正,赚多少都是你的本事,在西汉,商人的身份早已与农工并列。你们啊,不要一天到晚就把目光盯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要多看看外面。”蔡温语重心长的劝众人道。
说实在的,荆州世家还真是比较守旧落伍,对西汉内部的事情知之不多,这才对听到蔡温的话如同听到天方夜谭。
“蔡家主,那你倒是说说我等日后该如何自处?”有人出声问蔡温道。
蔡温等的就是这句话,闻言立刻答道:“眼下的局势想必你们自己也清楚,刘备想要打回来几乎就是不可能。这天下终归还是会落在陛下的手中。而眼下,陛下需要的是襄阳稳定,不希望在自己与刘备激战的时候身背后出现异状。当然你们若是以为可以凭此威胁陛下对你们妥协,那你们就当我什么话也没说,我也提醒你们,陛下对待给自己捣乱的人,可从来不会心慈手软,为了你们自己的身家性命,我劝你们最好不要铤而走险。”
“蔡家主说的哪里话,这点眼力我等自然也是有的。你还是说说你等咱们日后有什么看法吧。”人群中有人不耐烦的叫道。
荆州蔡家,随着蔡瑁身死,蔡家昔日的风光也随即失去。蔡瑁出身蔡家正房,死时并未留下子嗣,他这一死,蔡家正房也就后继无人。但蔡瑁死了,不代表荆州蔡家就此消亡,在荆州,蔡家的旁支依然在,只不过他们很清楚荆州已经是刘备的天下,为了保存自己,不得不行事低调了起来。
直到刘福大军南下,刘备退出襄阳,蔡家的幸存者这才觉得到了蔡家重振的机会。他们将希望寄托在了远在长安的蔡邕身上,试图凭借与刘福沾亲带故的关系重新成为荆州的世家豪门。
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可惜刘福却不见得会买账。此时的蔡家没有杰出的人才,稳定荆州也不需要蔡家出面。或许刘福会看在蔡邕的面子上照顾蔡家一二,但扶植蔡家这种事,刘福是不会去做的。
之所以没有对孙刘两家步步紧逼,不是刘福没有足够的实力,而是为了将来的统治清除障碍。旧有的势力格局需要打破,而刘福并不想做这个恶人,那就只能通过不断逼迫孙刘二人,逼着这二人为了对抗刘福而不断压榨治下的势力。得到这些势力被压榨的差不多了,刘福才会出手收拾残局。
目前来说,结果是喜人的,新得地盘的旧有势力基本已经被清楚,刘福又怎么可能会在这时为蔡家破例。
蔡家新任家主蔡温是蔡瑁的堂弟,刘备消灭蔡瑁的时候恰好这人不在襄阳,因此躲过了一劫,之后一直隐姓埋名的躲在蔡家老宅,这时候刘备退出了襄阳,蔡温跳出来做了荆州世家的代表。
只是很可惜,刘福并没有单独召见蔡温,而是将荆州世家的各家家主聚集到了一起,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有兵权在手,刘福又怎么会担心这些世家不肯就范。百姓才是根本,只要能得到大部分百姓的支持,些许世家的反对又算什么?
正所谓无欲则刚,刘福没有什么需要求到世家头上的,自然也就不需要与世家妥协。论财,刘福的小金库足以支撑自己的大军两年之用,论才,刘福有兴汉学院在手,从来就不愁手下无人可用。
除了这两点,世家还能拿出什么与刘福讨价还价?敢煽动百姓造成地方不稳,那要面临的就是灭族之祸。刘福对待治下的叛乱,从来就没有心慈手软一说。
荆州世家的私财,刘福没有去动,只是以平价收购了世家手中多余的土地。可土地往往就是世家的根,但面对强势的刘福,尤其是在有两家世家当面表示反对被刘福命人带走以后,其他人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蔡温。
老大不是那么好当的,小弟有事的时候,做老大的就得出头,否则凭什么要人家认你当老大。只是蔡温已经觉察到刘福此时不是开玩笑,他的意志不容更改,谁敢跟他对着干,他就会收拾谁。老蔡家跟蔡邕的那点亲戚关系,似乎对刘福半点影响也没有。
人呐,不能看轻自己,但同样也不能过分看重自己,认为缺少了自己世界就要玩完。蔡温是个很能认清现实的人,他知道,得罪刘福要比得罪荆州世家要严重得多。蔡家日后还指望刘福能够看在亲戚的份上照顾一二,可不能在这时跟刘福唱反调。反正自从蔡瑁死后蔡家的土地就被别人侵占了不少,这回正好拿来做人情,说不定刘福见自己这么配合,回头还能给自己一点好处呢。
也正是抱着这个念头,蔡温不仅没有像荆州世家代表希望的那样请求刘福不要买走他们手中的土地,反倒主动将蔡家所拥有的土地以低价卖给了刘福大半,同时还告诉刘福自家土地有不少被他人侵占这个事实。
见蔡温如此配合,刘福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顺势就提出了要清查各家土地,以官府记录为凭,但凡是没有登记在册的,一律收归官府所有。
荆州世家纷纷用仇恨的目光瞪视着他们眼中的叛徒蔡温,只不过蔡温却毫不在意。荆州世家的代表,以庞、蒯、蔡、黄四家为首,如今除了蔡家,其余三家早已投奔了刘福。正所谓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荆州如今那些世家的代表,在蔡温眼中也不过是些不入流的小家,难与蔡家这种底蕴深厚的家族相提并论。更何况背靠大树好乘凉,靠上刘福这棵大树,就算是借给他们几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对自己怎么样。
在荆州,话语权从来就不在他们这些墙头草的手中,无论是刘表时期还是刘备时期,他们都只能随大流,听凭他人摆布。而到了刘福时期,只不过是刘福已经不需要依靠他们来维持荆州的稳定,自然下手也就更加直接一些。
认清了现实的荆州世家这下算是认命了。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养活大量黑户的底气。不等刘福提出下一个要求,就已经有世家主动向刘福提出愿意交出这些年隐瞒不报的人口。
为了对抗刘福的南下,刘备坚壁清野做得很彻底,除了江北之民被迁去了荆南,在樊城失守以后,刘备将襄阳附近的百姓也给迁走了。不过刘备迁走的百姓都是在官府有记录的,而荆州世家手中掌握的人口,刘备却没有去动。刘备想得挺美,还指望刘福为了解决人口不足对荆州世家动手,从而引起荆州世家对刘福的不满。却没想到荆州世家是如此的没骨气,被刘福一吓,立马就服软了。甚至都不等刘福开口,他们就把手中多年来隐匿不报的人给交了出来。
荆州世家众多,隐匿不报的人口数目也同样不小。像蔡家这种可称为魁首的世家代表,手中所掌握的隐形百姓就有五千多人。再加上其他世家愿意交出的人口,最后这么一算,竟然有七万余人。
得知这一结果的刘福也被吓了一跳,多亏现在知道了这些百姓的存在,要是在自己离开襄阳与刘备激战的时候,这些世家利用这些人在自己的后方作乱,即便最后会被自己平定,那所带来的损失也是难以想象。
侥幸啊,多亏自己当初来之前就决定要收拾荆州世家,也多亏蔡家知道取舍。想到这里,刘福对蔡温的观感也不由好了一些。要不是蔡温主动提出,那些荆州世家势必会隐瞒不报,但蔡家一出头,这些人也就只能选择附从。都是知根知底的人,真要是敢隐瞒不报,到时候刘福的惩罚不是荆州世家可以承受的。
七万多百姓会被登记造册,随后便会得到与百姓一般的待遇,分田分地真忙。解决百姓的问题并不难,只要确保百姓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百姓一般就不会作乱。只有活不下去了,百姓才会奋起反抗,左右都是死,为何不临死前搏一把?
不过百姓的问题好解决,这些世家就有点难处理了。刘福总不能将这些世家给尽数斩杀吧。虽说刘福有杀了这些人的理由,附逆嘛,可杀人容易,但善后却麻烦。更何况刘福也不想杀太多人的,世家虽然叫人不满,但罪不至死,说白了世家也是大汉百姓,刘福不能因为身份的不同就过分厚此薄彼。
失去了土地、人口,世家的威胁也就随之降到了最低,给他们一条生路这种事,刘福还是能做到的。不过为了防止他们在自己南下的时候在背后给自己捣乱,刘福还是任命蔡温为新任襄阳太守,也算是给蔡温方才支持自己的回报。
蔡温大喜过望,虽然蔡温也清楚刘福让自己做襄阳太守只是暂时,目的是为了监视荆州世家,但蔡温愿意啊。蔡温自问自己没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守成的能力还是有的。眼下襄阳需要的是稳定,而不是进取,蔡温觉得保证襄阳稳定这点自己还是能够做到的。再加上自己这也算是步入了西汉官场,即便日后刘福不需要自己再担任襄阳太守,对自己的安排也不会太差,而且自己还没有老迈,可以继续学习嘛,要是日后能够被送去兴汉学院深造,那蔡家想要重振也不是不可能。
蔡温的目光很长远,欣然接受了刘福的任命,并且向刘福保证一定配合西汉负责抚民官员的工作。至于荆州世家是什么想法,蔡温已经不去考虑了。
刘福很满意蔡温的态度,做人要知足,要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蔡温这点做的很合刘福的心意,勉励了蔡温一番后,刘福便让蔡温带着荆州世家退下了。
离开了太守府,蔡温没有让荆州世家的众代表各自离去,而是将这些人带去了自家所开的酒楼。眼下没有了刘福,荆州世家对蔡温的不满顿时爆发,蔡温丝毫不见怒气的听着众人对自己的指责抱怨,直到所有人都住了口,蔡温这才开口对众人说道:“诸位,非是蔡温有意拿诸位做垫脚石,实在是诸位还没有认清当下的形势啊。这荆州的天,已经变了,陛下绝非刘备那种人可比,刘备善待诸位,那是因为有求于诸位,可你们自己想想,陛下有什么要求你们的?既然无所求,陛下自然就不需善待你们。可惜你们却没有认清这一点,以为陛下会为了荆州的稳定而向你们妥协,可这可能吗?你们以为城外的三十万大军是纸糊的不成?”
现实往往总是叫人难以接受,甚至令许多人不愿意去面对。但现实就是现实,就摆在那里,不可能随着众人的意志而改变。
蔡温的一番话虽然难听,但众人也明白,蔡温所说都是真的,若是众人真的惹恼了刘福,刘福是不会在意众人的性命的。仔细想想,这个出卖了众人的叛徒反倒成了自家的救命恩人。一时间众人看向蔡温的眼神变得复杂了起来,不知道该爱他还是恨他。
蔡温见状轻轻摇了摇头,继续对众人说道:“诸位,不要只看道眼前,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你们眼下的确损失不小,但你们要多看看大汉治下世家的情况。不说别的,单说经商这件事,那就是可以直接摆到台面上的嘛。”
“……蔡家主莫非是想要劝我等去操持那等低贱之事?”众人中有一人出声问道。
“什么叫低贱之事?你难道不知道陛下也有商会不成?你认为经商是低贱之事,难道你认为陛下会不如你高贵?”蔡温两眼一瞪,盯着说话的人问道。
“陛,陛下也经商?”
“陛下说过,这天下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对经商一事,陛下从未看轻过,甚至可以说是鼓励世家经商,只要不坑蒙拐骗,铜钱的来路正,赚多少都是你的本事,在西汉,商人的身份早已与农工并列。你们啊,不要一天到晚就把目光盯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要多看看外面。”蔡温语重心长的劝众人道。
说实在的,荆州世家还真是比较守旧落伍,对西汉内部的事情知之不多,这才对听到蔡温的话如同听到天方夜谭。
“蔡家主,那你倒是说说我等日后该如何自处?”有人出声问蔡温道。
蔡温等的就是这句话,闻言立刻答道:“眼下的局势想必你们自己也清楚,刘备想要打回来几乎就是不可能。这天下终归还是会落在陛下的手中。而眼下,陛下需要的是襄阳稳定,不希望在自己与刘备激战的时候身背后出现异状。当然你们若是以为可以凭此威胁陛下对你们妥协,那你们就当我什么话也没说,我也提醒你们,陛下对待给自己捣乱的人,可从来不会心慈手软,为了你们自己的身家性命,我劝你们最好不要铤而走险。”
“蔡家主说的哪里话,这点眼力我等自然也是有的。你还是说说你等咱们日后有什么看法吧。”人群中有人不耐烦的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