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 恢复新法4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25小说网 www.225txt.com,最快更新奸臣世家最新章节!
刚刚接手军器监的蔡道,也开始了对于整个军器监大刀阔斧的重大改革。
军器监这个机构,最早可以追溯到设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武皇帝宇文邕建德四年,这个机构也就是那个时代皇朝中央一级兵工厂。
从隋朝一直延续到了唐代,皇朝中央仍然沿其旧制,设置军器监,并且在其下,唐朝的时候又增设了一个下属部门——甲坊署,作用如其名,就是制造和修缮铠甲的部门。
大宋朝,熙宁六年七月又颁行了军器监法,这一次却用的是王安石的长子王雱之建议,模仿唐代重新设置军器监。并于当年的八月在所有制造兵器的部门全都设置了军器监,只要对职责就是负责监督这些部门制造武器是否合格。
与此同时,军器监还是第一次比较重视匠师这个团体,招募不少优秀的工匠,致力于改良现有的武器。于是,没用多久,由于军器监的监督和工匠们的努力,使得兵器制造部门找出来的兵器不但大大加快了制造速度,还使得其品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元佑年间,文彦博和吕公著倒是没有废除这条新法,可是,大宋皇朝的文官连执本业的农民都不放在眼中,那么这些工匠们的结局就更悲惨了。军器监匠师们的待遇在这几年直线下降,有得时候,更是会被那些文官如同奴隶一般使唤。
有得甚至还不如古时候的奴隶。那个时候,奴隶主虽然不用付任何的酬劳,可起码会给自己的奴隶一点吃食。可这些心黑了的文官使用完这些工匠们之后,工钱不给,饭也不会管,甚至是因为干活而受了伤,都不肯花钱为其医治。
这也就导致,在元佑年间制造的武器,品质是越来越差,军器监里工匠的数字也是越来越少,很多工匠不堪文官们的羞辱和欺凌,拼着一死也不愿意继续留在汴梁城,纷纷逃离这个魔窟。
蔡道在得知军器监里发生的这件事之后,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鼓动监里的所有工匠全都去开封府状告这八年间无偿使用工匠,并且导致其伤残的文官们。
蔡道亲自花钱请了汴梁城中十几个非常有名的讼师,一个一个劝说这些工匠前去开封府告状。
以民告官,而且状告的对象大多数都是文官,这在大宋朝可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军器监里的大多数工匠们自然不肯答应。蔡道自然不会强令这些善良的工匠,可他也言明了,军器监里不养闲人和废人,那些伤了的、残了的工匠,如果不听他的话,即日起全部赶出军器监。
是生是死,都是这些工匠们自己的选择,而且,孽债又不是蔡道做下的,他没有必要,也没有这个道义替那些文官们养活这些已经半废和全废的工匠。既然这些工匠们自己都不肯给自己讨还一个公道的话,蔡道也就不想在用这些没有骨气的人。
没奈何,那些受了伤的工匠们只得按照蔡道的吩咐,他们口述,状师们手书,将这八年间所有用工不给钱的文官和武臣全都告上了开封府。
理据也非常合情合理合法,军器监是国之重器,连工部都无权管辖,按照这个道理讲,这个部门竟是直接归属于皇帝管辖。这些文官和武将们不经请示,私自役使这些工匠,根本于法不和。
开封府尹杨畏在看到面前比山还高的状纸之后,就头痛不已,他这个府尹一点都不得清闲,每天都有无数的重大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何况,新法的第一站就是整个京畿地区,杨畏虽然不是主官,但是他也得从旁协助章惇的工作
这位大人更是以非常难伺候出名,稍不注意,办砸了差事,就是他这个开封府尹也逃不脱一顿责骂。
可偏偏,赵煦特别信重章惇,朝中的大小事物几乎都要征询章惇的意见。这谱摆的比韩缜这个丞相还大。
可是,这些状纸的背后可是那个罗锅子,杨畏也清楚,官家虽然不太喜欢他,可却又不得不用他。如此矛盾的心里,杨畏也是心有戚戚焉。
既然知道整件事背后站着的是蔡道,杨畏自知得罪不起。
于是,杨畏想了一个主意,以自己事务繁忙为由,将这件案子交给了开封府少尹和开封府丞,这两个都是辅佐官,而且,少尹这个官职也只有开封府衙门里独有的。
这两个官员,少尹是元丰八年秦观的同榜进士谢良佐,上蔡人,洛党中的一员,不过,他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洛党。
而开封府丞则是蔡道的同乡,殿中侍御史上官均的侄子上官恢。
既然杨畏推给了他们,谢良佐和上官恢自然也就推脱不得,他们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案子。
别说,赵煦对于这个案子还是非常上心的。亲自派了一个贴身的太监到开封府,准备在一旁全程了解整个审判的过程。
谢良佐和上官恢想得倒是挺好,他们准备依照状纸里的供词,第一刀准备砍在武将们的身上,虽然役使工匠们的武将相对较少,毕竟禁军们的军官手底下还有禁军可用,也只有一些难度比较高的工程,他们才会临时借用军器监的工匠。
没想到,还没等到他们传唤这些武将,这些被告的武将们纷纷拿着银钱去看望那些工匠,该给钱的给钱,该赔医药费的赔偿医药费,他们一个个态度好的简直比对他们的亲爹还亲。于是,凡是开封府状告武将的工匠们在得到银钱之后,都纷纷撤诉了。
人家工匠们已经和那些武将们自己私了了,这下,谢良佐和上官恢就做了蜡。
他们俩倒是指望那些文官们乖觉一点,主动和这些工匠们私下里协商,相信这些工匠们即便是有蔡道在其背后撑腰,也不敢就此狮子大开口,讹诈文官。因此,那些役使过工匠的文官们只需要派人给这些工匠们一些银钱,完全就可以避免闹上公堂。
到了那个时候,丢人的可就是这些文官,那些工匠自然不会觉得面子比银钱还重要。
可大宋的文官们最注重的就是脸面,如今这些北方保守派的文官们都抱在一起取暖,自然是不肯轻易为蔡道这个阴招所屈服。
倒是有人慑于蔡道的淫威,想要私下里和解,可是,却没有人敢当这出头的椽子。一旦被同僚们知晓的话,肯定会被那个集团所抛弃的。
这些人倒是派人到向太后面前哭诉过,可是,向太后只是问了他们一句,:“你们这些人役使过军器监的工匠没有?既然用过,那就要付钱,军器监是替大宋制造兵器的,不是你们的家奴。”
没奈何,谢良佐和上官恢不得不按照状纸一个一个将那些企图负隅顽抗的文官们先后传唤到开封府审问。而且,赵煦还下了一道命令,在审讯这个案子的时候,开封府审讯案子的大堂,中门打开,汴梁城内所有的百姓都可以去听审。
于是,这下子,整个开封府可就热闹了。
开堂之前的头天晚上,就有几个大汉,怀里面抱着包袱卷,来到了开封府衙门前。
这个时候,已经快天黑了,看门的衙役不解地看着对方,见他们居然停在原地不走了,便上前询问了一番。这才知道,这几位感情是害怕明天案子开审的时候,看得人太多,他们挤不进去,于是准备在开封府衙门的门前守上一宿,到时候也能排上一个好位置。
这要是在其他的皇朝,这些人的做法无疑是在作死,可这里是大宋朝的汴梁城,除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地方以外,是没有宵禁一说的。所以,这些人的做法并没有什么问题。
这些大汉自然都是蔡道故意安排来捣乱的,一个个都是汴梁城里地面上的一霸,和花狻猊当初一个德性,不过这几个人平时虽然霸道了一些,但也没有什么大恶,收了地面上的钱,也会尽心尽力为邻里帮忙。所以,蔡道才会通过花狻猊在汴梁城里的老关系,雇佣了这些人。
不知怎么的,这条趣闻就立刻被好事者传遍了整个汴梁城。
于是,开封府衙门前,就彻底地热闹了。不少人都是趁着夜色,带着铺盖卷聚集到了这里,有不少头脑精明的小商小贩,居然也在这里摆起来小摊子。(未完待续)
刚刚接手军器监的蔡道,也开始了对于整个军器监大刀阔斧的重大改革。
军器监这个机构,最早可以追溯到设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武皇帝宇文邕建德四年,这个机构也就是那个时代皇朝中央一级兵工厂。
从隋朝一直延续到了唐代,皇朝中央仍然沿其旧制,设置军器监,并且在其下,唐朝的时候又增设了一个下属部门——甲坊署,作用如其名,就是制造和修缮铠甲的部门。
大宋朝,熙宁六年七月又颁行了军器监法,这一次却用的是王安石的长子王雱之建议,模仿唐代重新设置军器监。并于当年的八月在所有制造兵器的部门全都设置了军器监,只要对职责就是负责监督这些部门制造武器是否合格。
与此同时,军器监还是第一次比较重视匠师这个团体,招募不少优秀的工匠,致力于改良现有的武器。于是,没用多久,由于军器监的监督和工匠们的努力,使得兵器制造部门找出来的兵器不但大大加快了制造速度,还使得其品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元佑年间,文彦博和吕公著倒是没有废除这条新法,可是,大宋皇朝的文官连执本业的农民都不放在眼中,那么这些工匠们的结局就更悲惨了。军器监匠师们的待遇在这几年直线下降,有得时候,更是会被那些文官如同奴隶一般使唤。
有得甚至还不如古时候的奴隶。那个时候,奴隶主虽然不用付任何的酬劳,可起码会给自己的奴隶一点吃食。可这些心黑了的文官使用完这些工匠们之后,工钱不给,饭也不会管,甚至是因为干活而受了伤,都不肯花钱为其医治。
这也就导致,在元佑年间制造的武器,品质是越来越差,军器监里工匠的数字也是越来越少,很多工匠不堪文官们的羞辱和欺凌,拼着一死也不愿意继续留在汴梁城,纷纷逃离这个魔窟。
蔡道在得知军器监里发生的这件事之后,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鼓动监里的所有工匠全都去开封府状告这八年间无偿使用工匠,并且导致其伤残的文官们。
蔡道亲自花钱请了汴梁城中十几个非常有名的讼师,一个一个劝说这些工匠前去开封府告状。
以民告官,而且状告的对象大多数都是文官,这在大宋朝可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军器监里的大多数工匠们自然不肯答应。蔡道自然不会强令这些善良的工匠,可他也言明了,军器监里不养闲人和废人,那些伤了的、残了的工匠,如果不听他的话,即日起全部赶出军器监。
是生是死,都是这些工匠们自己的选择,而且,孽债又不是蔡道做下的,他没有必要,也没有这个道义替那些文官们养活这些已经半废和全废的工匠。既然这些工匠们自己都不肯给自己讨还一个公道的话,蔡道也就不想在用这些没有骨气的人。
没奈何,那些受了伤的工匠们只得按照蔡道的吩咐,他们口述,状师们手书,将这八年间所有用工不给钱的文官和武臣全都告上了开封府。
理据也非常合情合理合法,军器监是国之重器,连工部都无权管辖,按照这个道理讲,这个部门竟是直接归属于皇帝管辖。这些文官和武将们不经请示,私自役使这些工匠,根本于法不和。
开封府尹杨畏在看到面前比山还高的状纸之后,就头痛不已,他这个府尹一点都不得清闲,每天都有无数的重大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何况,新法的第一站就是整个京畿地区,杨畏虽然不是主官,但是他也得从旁协助章惇的工作
这位大人更是以非常难伺候出名,稍不注意,办砸了差事,就是他这个开封府尹也逃不脱一顿责骂。
可偏偏,赵煦特别信重章惇,朝中的大小事物几乎都要征询章惇的意见。这谱摆的比韩缜这个丞相还大。
可是,这些状纸的背后可是那个罗锅子,杨畏也清楚,官家虽然不太喜欢他,可却又不得不用他。如此矛盾的心里,杨畏也是心有戚戚焉。
既然知道整件事背后站着的是蔡道,杨畏自知得罪不起。
于是,杨畏想了一个主意,以自己事务繁忙为由,将这件案子交给了开封府少尹和开封府丞,这两个都是辅佐官,而且,少尹这个官职也只有开封府衙门里独有的。
这两个官员,少尹是元丰八年秦观的同榜进士谢良佐,上蔡人,洛党中的一员,不过,他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洛党。
而开封府丞则是蔡道的同乡,殿中侍御史上官均的侄子上官恢。
既然杨畏推给了他们,谢良佐和上官恢自然也就推脱不得,他们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案子。
别说,赵煦对于这个案子还是非常上心的。亲自派了一个贴身的太监到开封府,准备在一旁全程了解整个审判的过程。
谢良佐和上官恢想得倒是挺好,他们准备依照状纸里的供词,第一刀准备砍在武将们的身上,虽然役使工匠们的武将相对较少,毕竟禁军们的军官手底下还有禁军可用,也只有一些难度比较高的工程,他们才会临时借用军器监的工匠。
没想到,还没等到他们传唤这些武将,这些被告的武将们纷纷拿着银钱去看望那些工匠,该给钱的给钱,该赔医药费的赔偿医药费,他们一个个态度好的简直比对他们的亲爹还亲。于是,凡是开封府状告武将的工匠们在得到银钱之后,都纷纷撤诉了。
人家工匠们已经和那些武将们自己私了了,这下,谢良佐和上官恢就做了蜡。
他们俩倒是指望那些文官们乖觉一点,主动和这些工匠们私下里协商,相信这些工匠们即便是有蔡道在其背后撑腰,也不敢就此狮子大开口,讹诈文官。因此,那些役使过工匠的文官们只需要派人给这些工匠们一些银钱,完全就可以避免闹上公堂。
到了那个时候,丢人的可就是这些文官,那些工匠自然不会觉得面子比银钱还重要。
可大宋的文官们最注重的就是脸面,如今这些北方保守派的文官们都抱在一起取暖,自然是不肯轻易为蔡道这个阴招所屈服。
倒是有人慑于蔡道的淫威,想要私下里和解,可是,却没有人敢当这出头的椽子。一旦被同僚们知晓的话,肯定会被那个集团所抛弃的。
这些人倒是派人到向太后面前哭诉过,可是,向太后只是问了他们一句,:“你们这些人役使过军器监的工匠没有?既然用过,那就要付钱,军器监是替大宋制造兵器的,不是你们的家奴。”
没奈何,谢良佐和上官恢不得不按照状纸一个一个将那些企图负隅顽抗的文官们先后传唤到开封府审问。而且,赵煦还下了一道命令,在审讯这个案子的时候,开封府审讯案子的大堂,中门打开,汴梁城内所有的百姓都可以去听审。
于是,这下子,整个开封府可就热闹了。
开堂之前的头天晚上,就有几个大汉,怀里面抱着包袱卷,来到了开封府衙门前。
这个时候,已经快天黑了,看门的衙役不解地看着对方,见他们居然停在原地不走了,便上前询问了一番。这才知道,这几位感情是害怕明天案子开审的时候,看得人太多,他们挤不进去,于是准备在开封府衙门的门前守上一宿,到时候也能排上一个好位置。
这要是在其他的皇朝,这些人的做法无疑是在作死,可这里是大宋朝的汴梁城,除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地方以外,是没有宵禁一说的。所以,这些人的做法并没有什么问题。
这些大汉自然都是蔡道故意安排来捣乱的,一个个都是汴梁城里地面上的一霸,和花狻猊当初一个德性,不过这几个人平时虽然霸道了一些,但也没有什么大恶,收了地面上的钱,也会尽心尽力为邻里帮忙。所以,蔡道才会通过花狻猊在汴梁城里的老关系,雇佣了这些人。
不知怎么的,这条趣闻就立刻被好事者传遍了整个汴梁城。
于是,开封府衙门前,就彻底地热闹了。不少人都是趁着夜色,带着铺盖卷聚集到了这里,有不少头脑精明的小商小贩,居然也在这里摆起来小摊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