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谲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25小说网 www.225txt.com,最快更新哑儿最新章节!
【师兄敬启:
连日来诸事繁忙,以至耽误了回信,勿怪。
听师兄询问老师近况,在此回复,老师近日一切安好,身体已经无恙。
读信知师兄担忧北平局势变幻、风波诡谲,因而建议老师与我南下避难。师兄之关切我已知晓,然而师兄却不知整个中华,从东北至广州,无一不处在纷乱间。若要列举天下不可安身立命之地,非仅指北平,而是寸寸土地,处处城郭,皆已战火飞纷。读来可悲,偌大中国,竟已无一净土。
即便如此,老师决定留守北平,我也与老师共守。有朋友多方支援,我们生活可保无恙,无甚烦扰,也无甚惧怕。若说有忧虑,老师曾说:只悲痛苦难之群众,朝生夕死如蜉蝣,人命轻薄如草芥。更心痛四千年文明之中华,如银盘碎裂,如尸骸四散。
若有朝一日能止干戈,建新国,乃吾等舍生求死之愿也。
附:得友人推荐,兼《妇女之友》杂志主编,为女子同胞明心智、开视野。初获此重任,与师兄同享喜悦。
再附:今日见堂妹得嫁良人,偶想起师兄已然二十六七,还未考虑成家立业。甚忧。
张兰。
五月二十七。】
【敬启者:
小友安好。
近日听闻君诸多传闻,虽传言流入耳中,已知不可尽信,仍不免担忧。
听闻君辞掉金陵教职,与一段系子侄交好,身险乱局;又闻君赴上海,共建三方之友好会面,化解一场风波。初闻此二事,吾心喜悦也烦扰。
小友之天资,在校时已得以明鉴,诸师长皆甚喜爱。吾虽不曾授课一日,却也将君视作共建未来之栋梁。
在此,仅以微末之言相赠。
北伐已是大势所趋,奉张之辈末路在即。何以择之,何以栖之,望君慎重。
鹤卿顿首。
六月三日。】
许宁放下信封,眉头已经悄然蹙起。这两封信,一封是他北平的师妹张兰所寄,看来许宁劝老师与她南下的建议,是不能达成了。北平之乱局,许宁梦中所见也不甚清晰。他隐隐之担忧,果然不被人重视。
另一封信,则是——
“鹤卿?这鹤卿是谁啊?为什么说话这么文绉绉的,叫人怪难受的。”
旁边探出一个脑袋,张三偷看得光明正大。
许宁把这熊脑袋推开,笑道:“这已是用白话文写的信了,再早几年都是文言格式,怕你偷看都看不懂。”
段正歧听到鹤卿这个名字就抬起头来,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字鹤卿的,只有那位北大校长。这个时节,他给许宁写什么信?
他瞪了眼睛去瞧张三,只恨这傻小子斗大的字不识得几个,不然回去也好问问他,许宁这封信上究竟写了什么。
张三被瞪得无辜,许宁转身见段正歧脸上神情,笑道:“你不看自己那两封?”
两封急信而已,段正歧早已看完。一封是南方战事,告之他叶挺独立团已于六月五日攻下湖南攸县,北伐军驰援在后。另一封则是义父得知他拿下金陵,写信恭贺,并表示会派一长辈前来助力。
段正歧随手将这两封信都交给许宁,大有坦荡荡、赤诚诚,你想看便看的意思。许宁也不和他客气,匆匆阅览。
他眉头微皱。
“段公信上所说之长辈,你可知道是谁?”
管他是谁,段正歧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是谁来,都得安安分分在他麾下待着,别动分权夺利的心思。
许宁叹了口气:“我竟忘了,你毕竟是段公义子,这些年受他帮助颇多。虽然段公如今龙困浅滩,你的许多行动却还要受他置喙。”
段正歧扬眉想要说些什么,许宁连忙阻止道:“我不是想煽动你父子反目,目前你们既然并无多少争执,此事容后再议。”
容后再议?段正歧忍不住腹诽,再议的话倒是把正事先解决了,我才好去办别“更重要的事”。不得不说,憋了太久的段将军,此时大概真是叫那精虫上了头脑,拎不清了。
许宁望着两个人四封信,倒是感慨道:“天下局势,皆尽在这四封信里了。”
文人学子的处境,政坛风波的动荡,南北战事之行止,还有苍生百姓之朝朝暮暮。
眼下的中国犹如一个大染缸,被来自各方的势力尽染了颜色。而许宁与段正歧,自己也是这染缸里的一抹染色,能浸染多久、浸透多深,还是被其他杂色吞噬怠尽,却还要看他们自己。
目前金陵虽然取下,却还有诸多事要准备。巩固江北、金陵、安徽三地阵线,才是段正歧站稳脚跟的根本。
许宁想了想,觉得段正歧从军良久,调兵遣将稳固一地,必定不需自己多言。而他唯一能做的,除了在未来指明方向,或许就是在一些擅长的事情之上稍尽绵薄之力。比如若要金陵长治久安,按照军阀占据的老路数必定是行不通的。许宁心里刚刚有了些想法,正要开口,抬头却见段正歧虎视眈眈盯着自己手上的两封信。
那眼神好似在说:我都给你看了,你怎么不给我看?真是如此小气。
许宁:“……”
他把信收到怀里。
“我想起有事还需出门一趟,段将军先忙。”
说完,就带着信封脚下生烟地出了门。段正歧留都留不住,两眼送着肥羊飞走,只能磨牙狠狠笑了一下,眼神闪动似在谋划着什么。身旁张三看见他的表情,突然一个哆嗦,想起孟陆的话来——替那肥羊惋惜。他此刻,也从心底替许宁惋惜。
虽然段正歧在许宁面前总是人模人样的,但是许先生,你也别忘了这小狼狗的本性啊。
而许宁此时还不知道自己招惹到了什么后果,他虽然是故意避开段正歧,却也真的有事要外出。师妹张兰的信,读来太过亲密,段正歧难免要呷醋。而校长蔡先生的信,则让人心头沉甸甸。蔡师信中口吻,明显是将段正歧比作奉张之流,告诫他不可深交,早日另选立场。
可许宁却注定要辜负师长的期待了。他不想让段正歧看到这封信,因为段小狗必定要生气,对蔡师心生芥蒂,说不定又要疑神疑鬼,猜测许宁是否会后悔。许宁不想让段小狗犯疑心病,更觉得要解决此事,还是得先解决段正歧的军阀出身。
所以他出门,来找一位友人。
“元谧?”
梁琇君惊讶道,“你是何时回来的,我还听说你在上海呢?”
许宁上海出门一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现在风头正盛,他却只是苦笑,道:“今日刚回,琇君,我又有事要麻烦你了。”
梁琇君却笑道:“我还正怕你不麻烦我呢。”
两位好友,便约到梁琇君家中相谈。
“琇君。”许宁开门见山道,“你消息灵通,我想知道如今城内各界,对段系军阀是什么看法?学生文人们如何看他?”
“还能有什么看法?”梁琇君直言不讳道,“走了一个张宗昌,来了一个孙传芳,现在轮到段小狗坐台,他们都在看好戏,等着他能占据金陵到几时。”
果然是这样,许宁叹了口气。
“那工人与商会呢?”
“商会?只要有利可图,他们何处不钻营?我听说近日已经有几个大商人去府上找段将军了,你不知道?”
许宁的确是没关注此事,想来也是姚二和丁一他们负责处理的。不过,商界向来不轻易站队,他们联系段正歧,未必就是表明了立场。
“至于工人。”梁琇君道,“这次倒是不一样,或许是因为段正歧赶走了杜九,又恢复了城内正常交易。现在金陵工人小贩,对他倒是颇有好感。再加上你这次在上海一番作为,我相信不久之后,便会有金陵工会的人上门去找你们吧。”
梁琇君出于各种原因,对段正歧倒是也无恶感,因此提醒道:“工人与佐派向来联系紧密,我想这倒是一个机会,让他在佐派之中博得好感。毕竟无论是奉张还是广州蒋汪,都不见得是什么值得信赖的盟友。”
她还不知道早在上海,段正歧就已经与佐派缔结盟约。此事,现在还是保密阶段。
“不过,元谧,你问这些做什么?你是想让段正歧巩固江山,还是帮他拿下更多土地,难不成你还想要他做皇帝?”
“怎么可能。”许宁苦笑,“袁世凯前车之鉴,现在谁敢再称帝称王。”
梁琇君冷冷笑:“不敢称帝称王,可各大小军阀割地自据,也算是一方土皇帝,作威作福呢。”
许宁叹息:“军阀在世人眼中,果然如同过街鼠辈人人喊打。”
“那可不是。”
许宁想了想,开口:“所以我想,让他不做这军阀。”
“你这是?”梁琇君惊讶,“可段正歧是皖系领袖,他还能摘干净这个帽子不成?”
“摘不下帽子,便换一顶。”许宁说,“而在此之前,我得要叫人明白,段正歧这个人即便是军阀后裔,也是与旁的人不同的。”
明白,怎么明白?梁琇君刚想问他。
许宁已经开口:“此时用说是不能叫人明白的,便只能以行动表明心志,我是想对段正歧建言,让他撤去金陵英租界。”
哐当一声,梁琇君手中杯盏掉落在地。
“你可……你可明白你在说什么?”
许宁重重地点头。
“去了上海,我才明白,一国之内却不能由自己的百姓自由生活,一城之内却遍布数十个法外治权。无数国人生生活成低人一等,是多么可痛。上海是我力不能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想金陵也沦落至此。”
许宁:“也好叫人明白,拿下金陵的段正歧,不是张宗昌,不是孙传芳,他不会趋炎附势、媚外讨好,他要叫金陵只成为中国人的金陵,他会让这座城市,再特踏不进任何侵略者的步伐。”
他又想告诉师妹那样赤子之心的学人们,偌大中国,并非真已无净土,已无容身之处。他要与段正歧,协力造一个净土!
“元谧。”梁琇君深吸一口气,“这件事,你和他、和他段将军说了吗?”
“……还没来得及。”
“那你怎晓得他就会同意!赶走一个英领事,撤掉一个英租界,你可知会招来什么祸患?你觉得,他会冒这个险吗?英国人的舰队,随时可以从黄浦江开入金陵,你认为他段正歧能抵得住洋枪与炮火?”
许宁沉默,却在此时,有人笑道:“我们将军顶不顶得住洋枪与炮火,梁小姐还是先别妄下判断。”
只见是孟陆,他从门外进来。
“不过我倒是很喜欢先生这个提议,我想将军也会喜欢的。”
孟陆?许宁睁大眼,刚想问这人怎么闯进来了。
“你。”梁琇君气道,“你是不是又砸了我的门锁,自己跑进来?”
“哎呀,小姐,我已经听了你的劝,这次没砸门锁,我翻窗进来的。”
梁琇君气恼道:“有什么区别!你几次三番闯进来,究竟是想做什么?”
孟陆弯起眉眼笑:“以前,我是听从许先生的吩咐,时时来照看,确保他友人的安危。今日,是恰巧见许先生与你同行,却闷闷不乐,因担心你们二人才进来看看。都是一片好心,梁小姐却总是冷眼相对呢。”
梁琇君冷笑:“你怎不说,好心喂了驴肝肺。”
这两人……
许宁左看右顾,摸了摸下巴。
什么时候这么熟络了?
他正思索,孟陆却已将话头转向他。
“说来我这次出门,是特意要来找先生的。”
“嗯?”
“不知先生是喜欢红盖头,还是白头纱?将军说,要挑一个您喜欢的,等到洞——唔!”
“洞什么?”梁琇君。
“没什么。”许宁捂着孟陆的嘴,笑,“琇君你说的对,刚才那事,还需要回去与段正歧仔细商议,我先走一步。”说罢,拽着孟陆的胳膊,就把人扯出了房间。
孟陆摸着青了的胳膊,道:“这可是将军要我问的,许先生,您还是好好想想。我看将军是来真的。”
许宁白了他一眼,却想到张兰的信。
四封信,揽尽天下大事。叹民生、分政局、论战事,还有那——师兄已然二十六七,怎的还不嫁娶?
他此时只想回道:师兄哪怕七十六七,也不想去盖那红盖头。
这段狗剩,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师兄敬启:
连日来诸事繁忙,以至耽误了回信,勿怪。
听师兄询问老师近况,在此回复,老师近日一切安好,身体已经无恙。
读信知师兄担忧北平局势变幻、风波诡谲,因而建议老师与我南下避难。师兄之关切我已知晓,然而师兄却不知整个中华,从东北至广州,无一不处在纷乱间。若要列举天下不可安身立命之地,非仅指北平,而是寸寸土地,处处城郭,皆已战火飞纷。读来可悲,偌大中国,竟已无一净土。
即便如此,老师决定留守北平,我也与老师共守。有朋友多方支援,我们生活可保无恙,无甚烦扰,也无甚惧怕。若说有忧虑,老师曾说:只悲痛苦难之群众,朝生夕死如蜉蝣,人命轻薄如草芥。更心痛四千年文明之中华,如银盘碎裂,如尸骸四散。
若有朝一日能止干戈,建新国,乃吾等舍生求死之愿也。
附:得友人推荐,兼《妇女之友》杂志主编,为女子同胞明心智、开视野。初获此重任,与师兄同享喜悦。
再附:今日见堂妹得嫁良人,偶想起师兄已然二十六七,还未考虑成家立业。甚忧。
张兰。
五月二十七。】
【敬启者:
小友安好。
近日听闻君诸多传闻,虽传言流入耳中,已知不可尽信,仍不免担忧。
听闻君辞掉金陵教职,与一段系子侄交好,身险乱局;又闻君赴上海,共建三方之友好会面,化解一场风波。初闻此二事,吾心喜悦也烦扰。
小友之天资,在校时已得以明鉴,诸师长皆甚喜爱。吾虽不曾授课一日,却也将君视作共建未来之栋梁。
在此,仅以微末之言相赠。
北伐已是大势所趋,奉张之辈末路在即。何以择之,何以栖之,望君慎重。
鹤卿顿首。
六月三日。】
许宁放下信封,眉头已经悄然蹙起。这两封信,一封是他北平的师妹张兰所寄,看来许宁劝老师与她南下的建议,是不能达成了。北平之乱局,许宁梦中所见也不甚清晰。他隐隐之担忧,果然不被人重视。
另一封信,则是——
“鹤卿?这鹤卿是谁啊?为什么说话这么文绉绉的,叫人怪难受的。”
旁边探出一个脑袋,张三偷看得光明正大。
许宁把这熊脑袋推开,笑道:“这已是用白话文写的信了,再早几年都是文言格式,怕你偷看都看不懂。”
段正歧听到鹤卿这个名字就抬起头来,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字鹤卿的,只有那位北大校长。这个时节,他给许宁写什么信?
他瞪了眼睛去瞧张三,只恨这傻小子斗大的字不识得几个,不然回去也好问问他,许宁这封信上究竟写了什么。
张三被瞪得无辜,许宁转身见段正歧脸上神情,笑道:“你不看自己那两封?”
两封急信而已,段正歧早已看完。一封是南方战事,告之他叶挺独立团已于六月五日攻下湖南攸县,北伐军驰援在后。另一封则是义父得知他拿下金陵,写信恭贺,并表示会派一长辈前来助力。
段正歧随手将这两封信都交给许宁,大有坦荡荡、赤诚诚,你想看便看的意思。许宁也不和他客气,匆匆阅览。
他眉头微皱。
“段公信上所说之长辈,你可知道是谁?”
管他是谁,段正歧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是谁来,都得安安分分在他麾下待着,别动分权夺利的心思。
许宁叹了口气:“我竟忘了,你毕竟是段公义子,这些年受他帮助颇多。虽然段公如今龙困浅滩,你的许多行动却还要受他置喙。”
段正歧扬眉想要说些什么,许宁连忙阻止道:“我不是想煽动你父子反目,目前你们既然并无多少争执,此事容后再议。”
容后再议?段正歧忍不住腹诽,再议的话倒是把正事先解决了,我才好去办别“更重要的事”。不得不说,憋了太久的段将军,此时大概真是叫那精虫上了头脑,拎不清了。
许宁望着两个人四封信,倒是感慨道:“天下局势,皆尽在这四封信里了。”
文人学子的处境,政坛风波的动荡,南北战事之行止,还有苍生百姓之朝朝暮暮。
眼下的中国犹如一个大染缸,被来自各方的势力尽染了颜色。而许宁与段正歧,自己也是这染缸里的一抹染色,能浸染多久、浸透多深,还是被其他杂色吞噬怠尽,却还要看他们自己。
目前金陵虽然取下,却还有诸多事要准备。巩固江北、金陵、安徽三地阵线,才是段正歧站稳脚跟的根本。
许宁想了想,觉得段正歧从军良久,调兵遣将稳固一地,必定不需自己多言。而他唯一能做的,除了在未来指明方向,或许就是在一些擅长的事情之上稍尽绵薄之力。比如若要金陵长治久安,按照军阀占据的老路数必定是行不通的。许宁心里刚刚有了些想法,正要开口,抬头却见段正歧虎视眈眈盯着自己手上的两封信。
那眼神好似在说:我都给你看了,你怎么不给我看?真是如此小气。
许宁:“……”
他把信收到怀里。
“我想起有事还需出门一趟,段将军先忙。”
说完,就带着信封脚下生烟地出了门。段正歧留都留不住,两眼送着肥羊飞走,只能磨牙狠狠笑了一下,眼神闪动似在谋划着什么。身旁张三看见他的表情,突然一个哆嗦,想起孟陆的话来——替那肥羊惋惜。他此刻,也从心底替许宁惋惜。
虽然段正歧在许宁面前总是人模人样的,但是许先生,你也别忘了这小狼狗的本性啊。
而许宁此时还不知道自己招惹到了什么后果,他虽然是故意避开段正歧,却也真的有事要外出。师妹张兰的信,读来太过亲密,段正歧难免要呷醋。而校长蔡先生的信,则让人心头沉甸甸。蔡师信中口吻,明显是将段正歧比作奉张之流,告诫他不可深交,早日另选立场。
可许宁却注定要辜负师长的期待了。他不想让段正歧看到这封信,因为段小狗必定要生气,对蔡师心生芥蒂,说不定又要疑神疑鬼,猜测许宁是否会后悔。许宁不想让段小狗犯疑心病,更觉得要解决此事,还是得先解决段正歧的军阀出身。
所以他出门,来找一位友人。
“元谧?”
梁琇君惊讶道,“你是何时回来的,我还听说你在上海呢?”
许宁上海出门一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现在风头正盛,他却只是苦笑,道:“今日刚回,琇君,我又有事要麻烦你了。”
梁琇君却笑道:“我还正怕你不麻烦我呢。”
两位好友,便约到梁琇君家中相谈。
“琇君。”许宁开门见山道,“你消息灵通,我想知道如今城内各界,对段系军阀是什么看法?学生文人们如何看他?”
“还能有什么看法?”梁琇君直言不讳道,“走了一个张宗昌,来了一个孙传芳,现在轮到段小狗坐台,他们都在看好戏,等着他能占据金陵到几时。”
果然是这样,许宁叹了口气。
“那工人与商会呢?”
“商会?只要有利可图,他们何处不钻营?我听说近日已经有几个大商人去府上找段将军了,你不知道?”
许宁的确是没关注此事,想来也是姚二和丁一他们负责处理的。不过,商界向来不轻易站队,他们联系段正歧,未必就是表明了立场。
“至于工人。”梁琇君道,“这次倒是不一样,或许是因为段正歧赶走了杜九,又恢复了城内正常交易。现在金陵工人小贩,对他倒是颇有好感。再加上你这次在上海一番作为,我相信不久之后,便会有金陵工会的人上门去找你们吧。”
梁琇君出于各种原因,对段正歧倒是也无恶感,因此提醒道:“工人与佐派向来联系紧密,我想这倒是一个机会,让他在佐派之中博得好感。毕竟无论是奉张还是广州蒋汪,都不见得是什么值得信赖的盟友。”
她还不知道早在上海,段正歧就已经与佐派缔结盟约。此事,现在还是保密阶段。
“不过,元谧,你问这些做什么?你是想让段正歧巩固江山,还是帮他拿下更多土地,难不成你还想要他做皇帝?”
“怎么可能。”许宁苦笑,“袁世凯前车之鉴,现在谁敢再称帝称王。”
梁琇君冷冷笑:“不敢称帝称王,可各大小军阀割地自据,也算是一方土皇帝,作威作福呢。”
许宁叹息:“军阀在世人眼中,果然如同过街鼠辈人人喊打。”
“那可不是。”
许宁想了想,开口:“所以我想,让他不做这军阀。”
“你这是?”梁琇君惊讶,“可段正歧是皖系领袖,他还能摘干净这个帽子不成?”
“摘不下帽子,便换一顶。”许宁说,“而在此之前,我得要叫人明白,段正歧这个人即便是军阀后裔,也是与旁的人不同的。”
明白,怎么明白?梁琇君刚想问他。
许宁已经开口:“此时用说是不能叫人明白的,便只能以行动表明心志,我是想对段正歧建言,让他撤去金陵英租界。”
哐当一声,梁琇君手中杯盏掉落在地。
“你可……你可明白你在说什么?”
许宁重重地点头。
“去了上海,我才明白,一国之内却不能由自己的百姓自由生活,一城之内却遍布数十个法外治权。无数国人生生活成低人一等,是多么可痛。上海是我力不能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想金陵也沦落至此。”
许宁:“也好叫人明白,拿下金陵的段正歧,不是张宗昌,不是孙传芳,他不会趋炎附势、媚外讨好,他要叫金陵只成为中国人的金陵,他会让这座城市,再特踏不进任何侵略者的步伐。”
他又想告诉师妹那样赤子之心的学人们,偌大中国,并非真已无净土,已无容身之处。他要与段正歧,协力造一个净土!
“元谧。”梁琇君深吸一口气,“这件事,你和他、和他段将军说了吗?”
“……还没来得及。”
“那你怎晓得他就会同意!赶走一个英领事,撤掉一个英租界,你可知会招来什么祸患?你觉得,他会冒这个险吗?英国人的舰队,随时可以从黄浦江开入金陵,你认为他段正歧能抵得住洋枪与炮火?”
许宁沉默,却在此时,有人笑道:“我们将军顶不顶得住洋枪与炮火,梁小姐还是先别妄下判断。”
只见是孟陆,他从门外进来。
“不过我倒是很喜欢先生这个提议,我想将军也会喜欢的。”
孟陆?许宁睁大眼,刚想问这人怎么闯进来了。
“你。”梁琇君气道,“你是不是又砸了我的门锁,自己跑进来?”
“哎呀,小姐,我已经听了你的劝,这次没砸门锁,我翻窗进来的。”
梁琇君气恼道:“有什么区别!你几次三番闯进来,究竟是想做什么?”
孟陆弯起眉眼笑:“以前,我是听从许先生的吩咐,时时来照看,确保他友人的安危。今日,是恰巧见许先生与你同行,却闷闷不乐,因担心你们二人才进来看看。都是一片好心,梁小姐却总是冷眼相对呢。”
梁琇君冷笑:“你怎不说,好心喂了驴肝肺。”
这两人……
许宁左看右顾,摸了摸下巴。
什么时候这么熟络了?
他正思索,孟陆却已将话头转向他。
“说来我这次出门,是特意要来找先生的。”
“嗯?”
“不知先生是喜欢红盖头,还是白头纱?将军说,要挑一个您喜欢的,等到洞——唔!”
“洞什么?”梁琇君。
“没什么。”许宁捂着孟陆的嘴,笑,“琇君你说的对,刚才那事,还需要回去与段正歧仔细商议,我先走一步。”说罢,拽着孟陆的胳膊,就把人扯出了房间。
孟陆摸着青了的胳膊,道:“这可是将军要我问的,许先生,您还是好好想想。我看将军是来真的。”
许宁白了他一眼,却想到张兰的信。
四封信,揽尽天下大事。叹民生、分政局、论战事,还有那——师兄已然二十六七,怎的还不嫁娶?
他此时只想回道:师兄哪怕七十六七,也不想去盖那红盖头。
这段狗剩,究竟在搞什么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