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 第69章 决战(上)正面碰撞
第69章 决战(上)正面碰撞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25小说网 www.225txt.com,最快更新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最新章节!
五月的天空,分外阴沉
再过三天就是小满,民谚有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也就是说,整个南方地区的大规模降雨即将来临,这对于刚熬过春季少雨期的农民们是一件天大的喜讯,因为这些降雨对于多年来渐重的旱情而言十分重要。
但在广西北部,一场席卷十几万人的巨大风暴即将爆发。
海阳山后是一般被叫做海洋山,风景优美,盛产杉树、松树,是湖广和广西的天然界线之一。
而尧山则是桂林周边最大的山峰,因唐时在山上建有尧帝庙而得名。
两军生死抉择的战场,就设在这风景如画的两山之间。
第一场正面冲突,是在一个叫做岭阳的小山庄旁进行的。两军的前锋在此偶遇,爆发了一场遭遇战,清军虽然连日作战,疲惫不堪,而且士气低迷,但如今乃是为了求活路,所以垂死挣扎的意志力也不可忽视。
明军前锋稍微受挫,也不气急,只是回师禀报。
明军将六万大军分为十二阵,各有参将统领,以两个雁形排列,自东北方向清军逼来。
孔有德既为突破,便让大军集结为一字长蛇状,摆开决战架势,桂北山区地势狭窄,只能依靠稍微开阔的河谷地带,依据而守,并将兵力向两侧铺开。
除了本阵之外,两军还各有一支游离在外的机动兵力,孔有德这里,是敬谨郡王尼堪所率的四千多八旗劲旅(在平乐、胡一青那折了几百,又在桂林攻城时被朱由榔坑了不少,原本六千骑如今只剩下三分之二了)。
而在李定国手中,便是李过的三千骑兵以及一万精锐。
这次对决相当公平,李定国这边本部也就是六万多人马,而孔有德在桂林城下消耗这么久后,手中能用的也不到七万。
当然,公平是相对而言的,在战场外围,胡一青的“游击队”还在到处活跃,而王夫之抵达桂林后,两万联军与城内守军合流。
朱由榔将城防交给周邦麾下民夫营,而把已然修整了三日的城内剩余约六千明军(部分轻伤员归建)全都带了出来。
现在还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候,如果不能把孔有德和他剩下的七万大军全部歼灭在广西,那么之前做的这么多准备,付出这么多牺牲岂不是毫无意义?
他不能对不起,那些牺牲在桂林保卫战的将士和百姓。
当然,与之同行的,还有葡萄牙雇佣兵的十六门大炮(与红夷大炮对射中损失了两门)。
朱由榔亲自领军东进,踹清军的屁股,不过他倒是对自己几斤几两掂量得比较清楚,并没有干涉前线李定国的指挥,只是当个吉祥物,用身后那根龙纛振奋士气和凝聚军心而已。
这倒不是说朱由榔喜欢多事,明明可以坐在桂林等战果,却非要跑到前线去添乱,其中还是有着多方考量的。
一方面,此战除了李定国所领导的光复左军以外,还有前军、中军各部,乃至于广西本地的土司人马、葡萄牙的雇佣军参与。这些杂七杂八的人马本就是上个月朱由榔才勉强捏合在一起的,想要让他们统一起来,配合默契,没有让朱由榔这个大明天子,亲自到前线给李定国坐镇更好的办法了。
其次,朱由榔当然也有些私心,作为一个已经干了大半年,过了“实习期”的皇帝,他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目前自己麾下的军方势力种种问题,那就是派系独立性太强。
故而他必须要在战争的第一线,越过这些将帅,直接在底层官兵心中建立起领导者的威望,而那杆龙纛便是最好的工具。
清军绿营骑兵总兵马雄部最先与明军军阵接触。
整整三千骑如一条长龙,直插正列队前行的左军左师总兵王复臣麾下大阵。他们的动作很快,不到四百步的距离,可谓瞬息即至。
王复臣是跟随张献忠起义的老兄弟,一直在刘文秀麾下听用,乃是刘文秀手下第一悍将。
骑兵们抽出骑弓,朝着敌军大阵远远抛射一轮,有些人拿着骑矛、马刀,大声呼喝喊杀,作势欲冲。
王复臣乃是陕北出身,对这些同样大多为北方而来的绿营骑兵相当熟悉。“咚咚咚……”明军本阵这边,进军的鼓声几乎在同时响了起来。王复臣一马当先,带着随员和亲军往前移动,而他一走,大阵便也开始动了。中军、左翼、右翼总共数千人齐齐前进,士兵们大吼三声“杀杀杀”,声震四野,气势夺人。
大盾巨橹与长矛交替配置,面对骑兵方向,其后弓弩、火铳严阵以待,纷纷装填。
而后中军号角接着再次吹起,持盾步兵就地半蹲而下,长矛远远伸出,火铳“砰砰”开火。
对面虽然也有骑弓回击,但只是对明军造成零星伤亡。
骑兵最前面的百骑顷刻倒下,但后面的如云大军却凭着惯性直突阵内。
三十步,军阵火铳、弓弩齐射,对面的箭矢也如约而至。
这次威力很大了,前面的长枪兵即便有大盾保护,但依然稀里哗啦地倒下了一片。
即便是作为主将的王复臣周围,也有不少箭矢透过大盾阵列窜进来,王复臣身边一名士卒被射中大腿,顿时跌倒在地,咬着牙低声痛叫。
“杀!”
双方终于碰撞到了一起,在巨大的惯性下,军阵前面的士卒立马就尸横遍野,但清军骑兵的速度也被迟滞下来。
见马雄打算指挥骑兵撤出,再来一次冲击,王复臣立马招呼左右步军刀牌手,上前将清军紧紧咬住!
马雄左劈右砍,见脱不了身,干脆在马上与明军混战起来,企图一举突破这一军阵。
桂北地势不平,部队往往被分割为好几个部分,现在其他部分的两军也开始混战了起来。
孔有德企图在右翼集中兵力,从刘文秀领导下的明军王复臣、张胜等部军阵突破。
李定国干脆将计就计,也不增强被突击的左翼,而是同样将兵力集中于另一边,将战场从一条直线拉成一条斜线。
而在离战场西面不远处,一座秀丽的山坡上,十六门长管火炮正在调试,很快就吐露出自己的怒火。
王夫之麾下的各族联军则和胡一青的“游击队”合流,开始在远离交战前线,多山的芦田镇北部骚扰牵制清军左翼。
游离在战场之外的尼堪,还在到处寻找捕捉李过的身影。
战斗迅速进入白热化,对于后方突然冒出来的炮火,很是让清兵骚乱了一番,因为在桂林城下,他们都快被这些大炮折磨出恐惧症了。
为了回援被炮火和“游击队”搞得寸步难行的左翼,孔有德不得不从中军调集部队前往顶住王夫之部和高一功、赵印选的那六千多人。
结果当然是,兵力越来越分散,给了李定国战机可寻,他几乎毫不迟疑,亲自率领中军,毫不保留,直接扑了过去!
《孙子兵法》有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就是说,在两军刚刚交战时,以严整的军阵应对周旋,但只要一发现改变形势的战机到来,指挥官就应当毫不犹豫的将全部筹码赌上去,一鼓作气!
双方最为激烈的交锋便由此毫无征兆的突然爆发,孔有德本部和李定国本部几乎是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内,便猛烈碰撞在一起!
而此时,阴沉天空终于承载不了积累的水分,淅淅沥沥的雨点,向厮杀声震天的桂北山区倾泻而下......
五月的天空,分外阴沉
再过三天就是小满,民谚有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也就是说,整个南方地区的大规模降雨即将来临,这对于刚熬过春季少雨期的农民们是一件天大的喜讯,因为这些降雨对于多年来渐重的旱情而言十分重要。
但在广西北部,一场席卷十几万人的巨大风暴即将爆发。
海阳山后是一般被叫做海洋山,风景优美,盛产杉树、松树,是湖广和广西的天然界线之一。
而尧山则是桂林周边最大的山峰,因唐时在山上建有尧帝庙而得名。
两军生死抉择的战场,就设在这风景如画的两山之间。
第一场正面冲突,是在一个叫做岭阳的小山庄旁进行的。两军的前锋在此偶遇,爆发了一场遭遇战,清军虽然连日作战,疲惫不堪,而且士气低迷,但如今乃是为了求活路,所以垂死挣扎的意志力也不可忽视。
明军前锋稍微受挫,也不气急,只是回师禀报。
明军将六万大军分为十二阵,各有参将统领,以两个雁形排列,自东北方向清军逼来。
孔有德既为突破,便让大军集结为一字长蛇状,摆开决战架势,桂北山区地势狭窄,只能依靠稍微开阔的河谷地带,依据而守,并将兵力向两侧铺开。
除了本阵之外,两军还各有一支游离在外的机动兵力,孔有德这里,是敬谨郡王尼堪所率的四千多八旗劲旅(在平乐、胡一青那折了几百,又在桂林攻城时被朱由榔坑了不少,原本六千骑如今只剩下三分之二了)。
而在李定国手中,便是李过的三千骑兵以及一万精锐。
这次对决相当公平,李定国这边本部也就是六万多人马,而孔有德在桂林城下消耗这么久后,手中能用的也不到七万。
当然,公平是相对而言的,在战场外围,胡一青的“游击队”还在到处活跃,而王夫之抵达桂林后,两万联军与城内守军合流。
朱由榔将城防交给周邦麾下民夫营,而把已然修整了三日的城内剩余约六千明军(部分轻伤员归建)全都带了出来。
现在还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候,如果不能把孔有德和他剩下的七万大军全部歼灭在广西,那么之前做的这么多准备,付出这么多牺牲岂不是毫无意义?
他不能对不起,那些牺牲在桂林保卫战的将士和百姓。
当然,与之同行的,还有葡萄牙雇佣兵的十六门大炮(与红夷大炮对射中损失了两门)。
朱由榔亲自领军东进,踹清军的屁股,不过他倒是对自己几斤几两掂量得比较清楚,并没有干涉前线李定国的指挥,只是当个吉祥物,用身后那根龙纛振奋士气和凝聚军心而已。
这倒不是说朱由榔喜欢多事,明明可以坐在桂林等战果,却非要跑到前线去添乱,其中还是有着多方考量的。
一方面,此战除了李定国所领导的光复左军以外,还有前军、中军各部,乃至于广西本地的土司人马、葡萄牙的雇佣军参与。这些杂七杂八的人马本就是上个月朱由榔才勉强捏合在一起的,想要让他们统一起来,配合默契,没有让朱由榔这个大明天子,亲自到前线给李定国坐镇更好的办法了。
其次,朱由榔当然也有些私心,作为一个已经干了大半年,过了“实习期”的皇帝,他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目前自己麾下的军方势力种种问题,那就是派系独立性太强。
故而他必须要在战争的第一线,越过这些将帅,直接在底层官兵心中建立起领导者的威望,而那杆龙纛便是最好的工具。
清军绿营骑兵总兵马雄部最先与明军军阵接触。
整整三千骑如一条长龙,直插正列队前行的左军左师总兵王复臣麾下大阵。他们的动作很快,不到四百步的距离,可谓瞬息即至。
王复臣是跟随张献忠起义的老兄弟,一直在刘文秀麾下听用,乃是刘文秀手下第一悍将。
骑兵们抽出骑弓,朝着敌军大阵远远抛射一轮,有些人拿着骑矛、马刀,大声呼喝喊杀,作势欲冲。
王复臣乃是陕北出身,对这些同样大多为北方而来的绿营骑兵相当熟悉。“咚咚咚……”明军本阵这边,进军的鼓声几乎在同时响了起来。王复臣一马当先,带着随员和亲军往前移动,而他一走,大阵便也开始动了。中军、左翼、右翼总共数千人齐齐前进,士兵们大吼三声“杀杀杀”,声震四野,气势夺人。
大盾巨橹与长矛交替配置,面对骑兵方向,其后弓弩、火铳严阵以待,纷纷装填。
而后中军号角接着再次吹起,持盾步兵就地半蹲而下,长矛远远伸出,火铳“砰砰”开火。
对面虽然也有骑弓回击,但只是对明军造成零星伤亡。
骑兵最前面的百骑顷刻倒下,但后面的如云大军却凭着惯性直突阵内。
三十步,军阵火铳、弓弩齐射,对面的箭矢也如约而至。
这次威力很大了,前面的长枪兵即便有大盾保护,但依然稀里哗啦地倒下了一片。
即便是作为主将的王复臣周围,也有不少箭矢透过大盾阵列窜进来,王复臣身边一名士卒被射中大腿,顿时跌倒在地,咬着牙低声痛叫。
“杀!”
双方终于碰撞到了一起,在巨大的惯性下,军阵前面的士卒立马就尸横遍野,但清军骑兵的速度也被迟滞下来。
见马雄打算指挥骑兵撤出,再来一次冲击,王复臣立马招呼左右步军刀牌手,上前将清军紧紧咬住!
马雄左劈右砍,见脱不了身,干脆在马上与明军混战起来,企图一举突破这一军阵。
桂北地势不平,部队往往被分割为好几个部分,现在其他部分的两军也开始混战了起来。
孔有德企图在右翼集中兵力,从刘文秀领导下的明军王复臣、张胜等部军阵突破。
李定国干脆将计就计,也不增强被突击的左翼,而是同样将兵力集中于另一边,将战场从一条直线拉成一条斜线。
而在离战场西面不远处,一座秀丽的山坡上,十六门长管火炮正在调试,很快就吐露出自己的怒火。
王夫之麾下的各族联军则和胡一青的“游击队”合流,开始在远离交战前线,多山的芦田镇北部骚扰牵制清军左翼。
游离在战场之外的尼堪,还在到处寻找捕捉李过的身影。
战斗迅速进入白热化,对于后方突然冒出来的炮火,很是让清兵骚乱了一番,因为在桂林城下,他们都快被这些大炮折磨出恐惧症了。
为了回援被炮火和“游击队”搞得寸步难行的左翼,孔有德不得不从中军调集部队前往顶住王夫之部和高一功、赵印选的那六千多人。
结果当然是,兵力越来越分散,给了李定国战机可寻,他几乎毫不迟疑,亲自率领中军,毫不保留,直接扑了过去!
《孙子兵法》有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就是说,在两军刚刚交战时,以严整的军阵应对周旋,但只要一发现改变形势的战机到来,指挥官就应当毫不犹豫的将全部筹码赌上去,一鼓作气!
双方最为激烈的交锋便由此毫无征兆的突然爆发,孔有德本部和李定国本部几乎是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内,便猛烈碰撞在一起!
而此时,阴沉天空终于承载不了积累的水分,淅淅沥沥的雨点,向厮杀声震天的桂北山区倾泻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