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我愿化身石桥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25小说网 www.225txt.com,最快更新九一之小作家最新章节!
做完作业后,杨子建总算抽空写了两篇散文:《关帝庙与虎祠》、《月下古井》。
连同修改过的《寂寂慧照庵》,这三篇文化散文杨子建决定明天分别寄给南剑日报的箫鼓、南剑日报的言丛和侨报的编辑——《寂寂慧照庵》带点佛教迷信内容,因此只有《南剑侨报》可能会刊用,这份报纸主要发行对象是港台和海外侨胞。
翌日周三上午,捷报频传。
首先是《南剑日报》“丹霞”版发表了杨子建的《南塘风雨桥》,其次是《南剑广播电视报》发表了《南塘古巷》,最后是《南剑桥报》也发表了《天后宫与电影院》。
《南剑侨报》其实也是杨子建一个重要的宣传阵地,他希望用自己的作品,吸引一些港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对南塘古建筑文化的重视,为以后开发古镇旅游吸引投资者和游客打下基础。
箫鼓还寄来了一封样报加约稿信,在信中,他赞扬了杨子建的南塘镇文化散文,并加以鼓励——
“子建:您好,样报奉上。您寄来的两篇作品,文笔清雅,内涵朴实,情感真挚,带着对家乡名胜历史的深厚感情,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这次由于版面有限,先用《南塘风雨桥》,下期再发《千年古塔》——该篇我要核对一下《南剑府志》。南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我去拜访多次,却没你写得如此深入。希望你再多写一些此类作品。继续努力,祝好!箫鼓。”
《南塘古巷》和《天后宫与电影院》倒没什么,但《南塘风雨桥》这篇作品,却以出乎意料的速度在全校流传开来。
许多同学跑到图书馆、教师办公室、办公楼会议室、学生会等处将文章抄进笔记本,然后互相传抄,居然成了一种时尚。
原来,杨子建在写“风雨桥”的历史追源时,不仅写了《南剑府志》记载的乡绅陈瑞为了积功德出资建造风雨桥的历史,还着重描写了一个民间传说版本: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即某位秀才,因为爱上一个女子而求不得,于是在女子经常渡河的地方,建一座石桥,守候五百年,只为在来世求那一次情缘。为此杨子建还记载了一个佛教爱情典故——
“阿难对佛祖说:我喜欢上了一女子。
佛祖问阿难:你有多喜欢这女子?
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
结果,很多同学们,特别是女生们感动得一塌糊涂,丢掉了那个追求“功德”的《府志》史实,而向杨子建询问为了爱人而建桥的那位男子的名字,并不断进行“空对空”的讨论和考据。
不仅如此,连市里许多青年读者,纷纷打电话到学校,想通过杨子建这位作者,了解风雨桥的真实背景。
几乎所有读者都猜测,那位叫陈瑞的乡绅,其实就是追求爱情的男子,因为古代都是包办婚姻反对自由恋爱,正史当然要将“爱情事实”篡改为所谓的“积功德”这种迷信说法——我的老天,古代人都很迷信好不好,那些乡绅为了积功德养名望,不断造桥修路,施粥施药。
杨子建恍然明白,自己走“文化散文”路线是没错,但技能树可能点错了,余大师的散文,最有名的《道士塔》、《莫高窟》等,宣扬的是西方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大肆掠夺,抒发爱国主义情怀,容易引起共鸣,这方面自己暂时学不起,但《南塘风雨桥》的成功告诉自己,可以学学心灵鸡汤,在自己的散文中添加些后世感人的段子。
“这桥刚好建了五百年,那么男子转世后,现在应该与女子结婚了吧!”汪滟也跑来问道,“你应该考证清楚后再写文章,我可以断定:那名男子就是陈瑞。”
“我的娘耶,都过去五百年前了,怎么考证?”杨子建翻白眼道,这个问题几乎被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问过了。
汪滟叫道,“才五百年而已,一个白胡子老头活久点上百岁也有可能吧,五个白胡子老头口耳相传,怎么会不知道呢?”
杨子建故作认真道:“你有没有考虑战争?明末、清末、民国,一打仗就是十几年,刀剑无眼,再老的老头都得死掉。而且那个男子也是一个笨蛋,为了追求女孩去建座桥,还要等上五百年!”
汪滟立即眼神不善地瞪着杨子建。
杨子建不理她,加紧修改《关帝庙与虎祠》、《月下古井》和《寂寂慧照庵》,在描写景物的同时,不断加点感人的“鸡汤”进去。
汪滟突然拍案叫道:“我决定了,明天橡树文学社成立大会召开后,周末第一个采风地点,改放在南塘镇的风雨桥,你没意见吧?”
杨子建无所谓道:“可以是可以,但到乡下,你首先得要有车子,还有就是吃饭的问题……”
汪滟眼珠一转道:“车子的事,我会找我爸爸解决,吃饭嘛,我们集资聚餐,买好菜,到你家去做,这没问题吧?”
杨子建叫道:“当然有问题,我家虽然穷,但还是有尊严的——最重要的是,我家里卫生状况不是很好,你能忍受一边厨房一边猪舍的环境吗?”
汪滟感觉恶心,尖叫道:“你家的厨房,就建在猪圈旁边?”
杨子建道:“当然不是,是猪舍就建在厨房里面。而且,煮猪食的铁锅,和煮饭菜的铁锅是同一口,洗一洗混着用的……”
汪滟捂着耳朵连忙逃开,再转头看杨子建时,觉得杨子建全身猪屎味般让人嫌弃,应该从里到外好好的用毛刷清理一下,就像自己五岁的小表弟一样,洗得白白嫩嫩,干干净净!
杨子建则不怀好意地冷笑:南塘古镇虽然历史悠久,古建筑众多,但同时乡村卫生环境也差到极点,你们真去风雨桥采风,就准备去踩一大堆的人翔、狗翔、猪翔吧!
现实与文学,往往是两码事,所以才会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说法,但有时,这个“高”可是高出好几座喜马拉雅山。
做完作业后,杨子建总算抽空写了两篇散文:《关帝庙与虎祠》、《月下古井》。
连同修改过的《寂寂慧照庵》,这三篇文化散文杨子建决定明天分别寄给南剑日报的箫鼓、南剑日报的言丛和侨报的编辑——《寂寂慧照庵》带点佛教迷信内容,因此只有《南剑侨报》可能会刊用,这份报纸主要发行对象是港台和海外侨胞。
翌日周三上午,捷报频传。
首先是《南剑日报》“丹霞”版发表了杨子建的《南塘风雨桥》,其次是《南剑广播电视报》发表了《南塘古巷》,最后是《南剑桥报》也发表了《天后宫与电影院》。
《南剑侨报》其实也是杨子建一个重要的宣传阵地,他希望用自己的作品,吸引一些港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对南塘古建筑文化的重视,为以后开发古镇旅游吸引投资者和游客打下基础。
箫鼓还寄来了一封样报加约稿信,在信中,他赞扬了杨子建的南塘镇文化散文,并加以鼓励——
“子建:您好,样报奉上。您寄来的两篇作品,文笔清雅,内涵朴实,情感真挚,带着对家乡名胜历史的深厚感情,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这次由于版面有限,先用《南塘风雨桥》,下期再发《千年古塔》——该篇我要核对一下《南剑府志》。南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我去拜访多次,却没你写得如此深入。希望你再多写一些此类作品。继续努力,祝好!箫鼓。”
《南塘古巷》和《天后宫与电影院》倒没什么,但《南塘风雨桥》这篇作品,却以出乎意料的速度在全校流传开来。
许多同学跑到图书馆、教师办公室、办公楼会议室、学生会等处将文章抄进笔记本,然后互相传抄,居然成了一种时尚。
原来,杨子建在写“风雨桥”的历史追源时,不仅写了《南剑府志》记载的乡绅陈瑞为了积功德出资建造风雨桥的历史,还着重描写了一个民间传说版本: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即某位秀才,因为爱上一个女子而求不得,于是在女子经常渡河的地方,建一座石桥,守候五百年,只为在来世求那一次情缘。为此杨子建还记载了一个佛教爱情典故——
“阿难对佛祖说:我喜欢上了一女子。
佛祖问阿难:你有多喜欢这女子?
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
结果,很多同学们,特别是女生们感动得一塌糊涂,丢掉了那个追求“功德”的《府志》史实,而向杨子建询问为了爱人而建桥的那位男子的名字,并不断进行“空对空”的讨论和考据。
不仅如此,连市里许多青年读者,纷纷打电话到学校,想通过杨子建这位作者,了解风雨桥的真实背景。
几乎所有读者都猜测,那位叫陈瑞的乡绅,其实就是追求爱情的男子,因为古代都是包办婚姻反对自由恋爱,正史当然要将“爱情事实”篡改为所谓的“积功德”这种迷信说法——我的老天,古代人都很迷信好不好,那些乡绅为了积功德养名望,不断造桥修路,施粥施药。
杨子建恍然明白,自己走“文化散文”路线是没错,但技能树可能点错了,余大师的散文,最有名的《道士塔》、《莫高窟》等,宣扬的是西方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大肆掠夺,抒发爱国主义情怀,容易引起共鸣,这方面自己暂时学不起,但《南塘风雨桥》的成功告诉自己,可以学学心灵鸡汤,在自己的散文中添加些后世感人的段子。
“这桥刚好建了五百年,那么男子转世后,现在应该与女子结婚了吧!”汪滟也跑来问道,“你应该考证清楚后再写文章,我可以断定:那名男子就是陈瑞。”
“我的娘耶,都过去五百年前了,怎么考证?”杨子建翻白眼道,这个问题几乎被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问过了。
汪滟叫道,“才五百年而已,一个白胡子老头活久点上百岁也有可能吧,五个白胡子老头口耳相传,怎么会不知道呢?”
杨子建故作认真道:“你有没有考虑战争?明末、清末、民国,一打仗就是十几年,刀剑无眼,再老的老头都得死掉。而且那个男子也是一个笨蛋,为了追求女孩去建座桥,还要等上五百年!”
汪滟立即眼神不善地瞪着杨子建。
杨子建不理她,加紧修改《关帝庙与虎祠》、《月下古井》和《寂寂慧照庵》,在描写景物的同时,不断加点感人的“鸡汤”进去。
汪滟突然拍案叫道:“我决定了,明天橡树文学社成立大会召开后,周末第一个采风地点,改放在南塘镇的风雨桥,你没意见吧?”
杨子建无所谓道:“可以是可以,但到乡下,你首先得要有车子,还有就是吃饭的问题……”
汪滟眼珠一转道:“车子的事,我会找我爸爸解决,吃饭嘛,我们集资聚餐,买好菜,到你家去做,这没问题吧?”
杨子建叫道:“当然有问题,我家虽然穷,但还是有尊严的——最重要的是,我家里卫生状况不是很好,你能忍受一边厨房一边猪舍的环境吗?”
汪滟感觉恶心,尖叫道:“你家的厨房,就建在猪圈旁边?”
杨子建道:“当然不是,是猪舍就建在厨房里面。而且,煮猪食的铁锅,和煮饭菜的铁锅是同一口,洗一洗混着用的……”
汪滟捂着耳朵连忙逃开,再转头看杨子建时,觉得杨子建全身猪屎味般让人嫌弃,应该从里到外好好的用毛刷清理一下,就像自己五岁的小表弟一样,洗得白白嫩嫩,干干净净!
杨子建则不怀好意地冷笑:南塘古镇虽然历史悠久,古建筑众多,但同时乡村卫生环境也差到极点,你们真去风雨桥采风,就准备去踩一大堆的人翔、狗翔、猪翔吧!
现实与文学,往往是两码事,所以才会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说法,但有时,这个“高”可是高出好几座喜马拉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