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八】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25小说网 www.225txt.com,最快更新朕最新章节!
就在费映环夫妇回乡时,杨镇清、李定国、曹变蛟、王廷臣全部返京。
四人皆封县公,交出指挥权,调任中央都督府。
并非赵瀚害怕他们胡来,而是年龄都较大了。征战疆场三十多年,是该回南京享享福,给个公爵让他们安享晚年,顺便补充都督府的高级人才——张铁牛、古剑山等人,病的病,死的死,退的退,中央都督府出现职位空缺。
权力最大的后军都督府,由湖南将领王徽来接手,这人也算大同军嫡系,坐镇北京。
秦良玉的孙子马万年,接手安西都护府,统辖整个西域。
东北地区的左军都督府,由王辅臣来管理,江西将领熊籁做副手。
只看这一系列安排,就知道赵瀚在削弱江西军功集团的地方影响力。后军都督是湖南人,左军都督是山西人,西域大都护是四川人。
当然,还得照顾江西人的情绪,江西籍的后起之秀,多被任命为各军区的二三把手。
特别是张铁牛的儿子张庭训,在杨镇清、李定国封公的第九年,被调往刚组建的“剑河都护府”担任大都护。
剑河,即叶尼塞河。
剑河都护府,即沙俄的叶尼塞督军区。
大同中国的剑河都护府,是隶属北海都护府的二级机构,但又拥有极强的军事自主权,因为随时可能跟哥萨克打仗。
沙俄的叶尼塞督军区,总部驻地为叶尼塞斯克。
而张庭训执掌的剑河都护府,总部驻地要偏南一些,位于叶尼塞河与安加拉河的交汇处。来往皆沿河坐船,向东南可以直通北海,向西南和西北可控厄沙俄的托木斯克督军区。
沙俄的托木斯克督军区,大概就是新疆西部的北方,以及东哈萨克草原北方的广大区域。
在新疆的正北方,大同军和哥萨克常年交战!
战争规模较小,每次战斗投入的总兵力,总数基本都在一千人以下。
赵瀚原本的打算,是拿下叶尼塞河流域即可。但事与愿违,隔壁的哥萨克太穷了,总是跑来大同军的地盘劫掠,偶尔还南下新疆去抢劫牧民。
面对如此情况,不可能消极防守,必须主动打出去!
……
弘业二年,天下安定,海内富足。
在遥远的莫斯科,沙皇彼得夺权成功,索菲亚公主被软禁于修道院。
历史早已改变,索菲亚公主的头号智囊兼情人戈里岑,一直在南京刻苦学习先进知识文化,根本就没有回国辅左她秉政。而其左膀右臂、射击军领袖霍万斯基,在南京做了两年乞丐,终于“惊动”皇帝赵瀚,哭笑不得的给钱打发其回莫斯科。
但大方向不变,沙俄的贵族权力构架还是那样。
顺便一提,索菲亚公主属于改革派。反倒是彼得大帝的外公家,属于坚定的保守派,在权力更迭中遭到清洗。
彼得大帝从索菲亚手里夺回大权,是保守派贵族对改革派贵族的胜利!
“陛下,俄罗斯必须改革!”辗转回国的戈里岑,立即被彼得大帝聘为宫廷顾问。
财政大臣纳肖金也说:“陛下,不能再迟疑了。”
彼得大帝还很年轻,而且还没去西欧游历,他迟疑道:“我确实想改革,但支持我的贵族,全都是坚定保守派。我如果改革,谁会支持呢?”
多亏了姐姐索菲亚公主,把彼得的外公家给清洗掉,否则彼得大帝改革,就得首先拿自己的外公开刀!
从南京归来的戈里岑说:“以惩处公主余党为借口,处置几个贵族立威,趁机从贵族手里弄些钱财。再用这笔钱改革莫斯科的射击军,彻底掌握莫斯科的军队,还能增强首都射击军的战斗力。有了军队,就可以改革杜马会议和缙绅会议,不服从者武力镇压,收拢足够的行政权和财政权。”
纳肖金说:“戈里岑关于中国的着作,我反复阅读了好多遍。我们应该学习中国,但又不能照搬中国,一切从俄罗斯的实际进行改革。”
年轻气盛的彼得大帝,就这样下定决心改革。
纳肖金被任命为改革总负责人,在中国留学二十年的戈里岑,担任改革顾问和纳肖金的副手。
首先就是拿几个嚣张贵族开刀,以清剿公主余孽为借口,流放抄家,获得土地和金钱。
紧接着,整顿首都射击军,掌控整个莫斯科的军队。
继而下令召开全国杜马会议,把地方贵族都叫来开会。派兵围堵会议现场,当即宣布增设参政院(类似内阁),下设11个委员会(类似11个部)。随即罢黜大教长,代之以宗教院,教会成为国家行政机构,沙皇控制整个教会。并将全国划分为50个省,派遣中低级贵族和高级官僚任职。
彷效中国的十八级品阶,将俄罗斯文武官员分成十四等,官员不问门第出身,必须按照功绩升迁。
这些改革内容,跟历史上大同小异。
所不同的是,另一个时空的彼得大帝,主张实行全盘西(嗯……)化。甚至规定不得蓄胡子,要求宫廷人员穿西装,鼓励吸烟和喝咖啡。
而这个时空,他却盲目崇拜东方,鼓励学习中国人蓄须。并且以身作则,改穿中国服饰,但觉得宽袍大袖太碍事儿,一律推行中国皇帝和官员所穿的常服。中国皇室崇尚黄色,彼得大帝就崇尚紫色,规定只有沙俄皇室才能穿紫色服装。
另外,鼓励吸烟和喝茶。
但俄罗斯不产烟茶,特别是茶叶,运到俄国贵得一逼,沙皇和贵族们只能选择吸烟。
社会改革方面,彼得大帝创办世俗学校,引进罗马历法,规范沙俄文字,学习中国创立报纸。接着鼓励工商业发展,给工商业主减税,允许企业主下乡购买农奴做工,鼓励年轻贵族去中国留学。
引进科举制度,但只引进了一点点。
即下令识字者前往莫斯科考试,每年录取50人,不问门第出身,都可以任命为低级官员。
一系列的改革,让人眼花缭乱,传统贵族和僧侣怨声载道。但居然没有激起叛乱,这是因为,彼得大帝的父亲和姐姐,一直都在持续改革,坚定的顽固派被清洗了好几茬。
而且欧洲的外部环境,也利于沙俄改革,周边国家要么内乱,要么陷入衰弱当中……只有东方,中国吞掉沙俄大片殖民地。
但彼得大帝的改革,对底层百姓没啥好处,甚至短期内更加民不聊生。
为了缓和贵族的反对情绪,彼得大帝在改革初期,对农奴限制更加严格,以此保证地方贵族的利益。在对工商业主减税的同时,彼得大帝又对市民和农民加税,以此获得充足的改革资金。
老百姓因此造反?
那就造反呗,反正有地方贵族平叛。
大量反对改革的政治犯,被源源不断流放到西伯利亚。无数活不下去的沙俄百姓,不顾政府禁令和贵族抓捕,纷纷变成哥萨克去西伯利亚闯荡。
短短几年时间,沙俄的托木斯克督军区,就迅速增加三万多人口。
彼得大帝严禁哥萨克挑衅中国,尽量避免跟中国开战。但荒凉的托木斯克督军区,短时间内人口暴增,全靠开荒根本无法生存,只能到中国的地盘劫掠土着和牧民。
……
剑河城(斯特列尔卡)。
“都护,朝廷来了军令。”
“快给我!”
张庭训割开密封火漆,扫了一眼内容,顿时兴奋道:“总算要打大仗了,小打小闹忒不爽利!”
介于哥萨克日趋频繁的劫掠,南京朝廷彻底被激怒,让新疆和剑河在明年同时出兵。
西域大都护调集北疆主力,同时率领北疆蒙古骑兵,先去攻打库兹涅茨克,随即直取托木斯克督军府。
而张庭训的剑河都护府军队,朝西北方奔袭托木斯克督军区的腹地,沿途占领或摧毁位于河岸的哥萨克据点。
与此同时,朝廷还派遣了使者,从哈萨克草原北上,去联络逃往北方的噶尔丹。只要噶尔丹愿意归附朝廷,就给予其蒙古小都护的职位,让他攻击袭扰托木斯克督军区的西南部。
不管噶尔丹是否答应,哈萨克军队都会出动,头克汗亲率大军帮助朝廷打仗——哈萨克也经常遭到哥萨克强盗劫掠。
南京朝廷那边,不开战则矣,一旦开战,就是全方位进攻!
第二年初夏。
新疆大同军拔除两个据点,顺利包围库兹涅茨克,围攻一个半月便破城,随即直取托木斯克总督府。
在围攻库兹涅茨克期间,托木斯克总督已经紧急动员,整村整村的哥萨克被调来托木斯克守城。城堡外围也加固工事,里三层外三层的,想强行攻打至少得耗费大半年。甚至,当地一些土着和奴隶,已经被谋杀做成人肉干,摆明了要死守这座城堡。
新疆方面军,被卡在托木斯克城外,一点一点的摧毁外围工事——哥萨克已经有了对付热气球的方法,在关键部位修筑垒堡,守军藏在垒堡里防备空袭。
更西边,哈萨克和噶尔丹的联军,在顺利拔除几个哥萨克据点后,同样被卡在城堡外无法继续。他们缺乏火炮,也不知道如何攻打棱堡,只能靠人命去堆,由于伤亡太重,军队士气日渐低迷。
南路军和西路军,全都打成了围城战、消耗战。
张庭训的东路军却进展顺利,他攻击的是敌军北方,那里寒冷贫瘠,人口相对稀少。城堡规模和守军数量,都远远比不上南边,而且一些哥萨克还被调往南边驰援。
张庭训的部队构成也很特殊,常备军只有两千人,其中汉族占25%,布里亚特蒙古族占20%,柯尔克孜族(与吉尔吉斯人同源)占25%,北山女真(赫哲族、鄂温克、鄂伦春、费雅喀等等)占30%。
不管来自哪个族,都属于正规大同军。
入伍标准是会说汉话,可以用汉语交流。刚招募时会放低标准,只会说“你好”、“谢谢”都行,入伍之后就渐渐能说日常用语了。
除了正规军,还有2000部落勇士随军出战。全部来自叶尼塞河流域的柯尔克孜部落,他们不但是辅兵,还是运输粮草的民夫,由大同军提供正规的运粮船。
以上各个民族,皆与哥萨克有着血海深仇!
张庭训从剑河城坐船出发,向西北方奔袭数百里,抵达哥萨克的前哨城堡下沙德里诺。由于出兵时间早,这里又维度很高,城堡外的积雪都还未化尽。
当哥萨克守军紧急防御时,张庭训直接说:“一营留下,率500部落勇士围城,其余部队继续行军!”
加上辅兵勇士,总共4000人的军队,竟然遇到第一个敌堡就分兵了。
守军根本没反应过来,以为张庭训要绕后包围,连忙调兵遣将加强西北边的兵力。却见四分之三的中国船队,毫无停留的向北而去,这才明白张庭训想干啥。
但想去报信已经晚了,留下的船队封锁了河道!
张庭训甚至是掐着时间行军,中途还让全军停船逗留两个时辰,第二天夜间突然出现在尼库利诺城外。这是北边最大的哥萨克城池,算上周边的哥萨克村落,在近几年人口暴涨后,足有数千哥萨克在此定居。
守城将领毫无察觉,因为中国军队就算杀来,也要先经过下沙德里诺。这里并非前线城堡,距离张庭训的老巢足有一千里呢。
“轰轰轰轰!”
黑灯瞎火的,突然响起炮击声,城堡的东面和南边疯狂开炮。
而大同军和部落勇士,已经提前绕向北边和西边。在炮声响起的瞬间,就抬着云梯开始攀爬棱堡外围工事。紧接着,几只热气球升起,朝着城内建筑疯狂投弹,很快就引燃几座木头房屋。
城外是炮击和士兵攻城,城内又出现火灾,城里的哥萨克完全被打懵了,在睡梦中惊醒后便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该先防守哪处。
这个区域生活着数千哥萨克不假,但大部分都散居于各个村落,城里的守军和居民只有几百人而已。
整场战斗,摧枯拉朽。
第二天上午进城休息,下午再次分兵出动,坐船去袭击周边的哥萨克村子。那些村子,本来是属于土着的,被哥萨克抢了做聚居地。土着要么逃亡,要么被杀,要么变成奴隶。
大同军还算纪律严明,可那些随军出战的部落勇士,本来就跟哥萨克有血海深仇。他们冲进哥萨克村子就杀,同时解救土着奴隶,带着奴隶们一起杀人。
村子里的哥萨克,主要是从沙俄逃来的农奴,拥有火枪的人数非常少,很多甚至连正经武器都没有。面对部落勇士的屠刀,哥萨克村民毫无反抗能力,跑得慢的全部被射死砍死。
而部落勇士的数量,却越打越多。
一部分来自被解救的奴隶,一部分是本地土着来投。本地土着被驱逐出沿河地带,躲藏在密林当中,听说有人打哥萨克,纷纷跑来入伙帮忙。
一个月后,张庭训手下的部落勇士,数量达到惊人的八千余众。
随即,挥师向西,沿途招募土着勇士,扫荡各处的哥萨克村落。整个托木斯克督军区的腹地,被张庭训搅成了一锅浆湖。
直至张庭训率军南下包围下瓦尔托夫斯克,哥萨克主力的退路被切断,托木斯克督军府成了一座孤城。
此战,张庭训只率2000正规军、2000部落辅兵出征,却在四个月内转战数千里。攻破哥萨克城堡五座,拔除哥萨克据点十余处,摧毁哥萨克村落八十多个。而大同军的伤亡只有个位数,部落勇士也只死伤300多人。
一战成名!
两年后,《中俄托木斯克条约》签订,沙俄的托木斯克督军区一分为二,中国占据东部,沙俄占据西部。
整个新疆以北的西伯利亚地区,皆为中国疆土。
彼得大帝因此威望大失,保守派趁机兴风作浪,改革成果极有可能付之东流。
就在费映环夫妇回乡时,杨镇清、李定国、曹变蛟、王廷臣全部返京。
四人皆封县公,交出指挥权,调任中央都督府。
并非赵瀚害怕他们胡来,而是年龄都较大了。征战疆场三十多年,是该回南京享享福,给个公爵让他们安享晚年,顺便补充都督府的高级人才——张铁牛、古剑山等人,病的病,死的死,退的退,中央都督府出现职位空缺。
权力最大的后军都督府,由湖南将领王徽来接手,这人也算大同军嫡系,坐镇北京。
秦良玉的孙子马万年,接手安西都护府,统辖整个西域。
东北地区的左军都督府,由王辅臣来管理,江西将领熊籁做副手。
只看这一系列安排,就知道赵瀚在削弱江西军功集团的地方影响力。后军都督是湖南人,左军都督是山西人,西域大都护是四川人。
当然,还得照顾江西人的情绪,江西籍的后起之秀,多被任命为各军区的二三把手。
特别是张铁牛的儿子张庭训,在杨镇清、李定国封公的第九年,被调往刚组建的“剑河都护府”担任大都护。
剑河,即叶尼塞河。
剑河都护府,即沙俄的叶尼塞督军区。
大同中国的剑河都护府,是隶属北海都护府的二级机构,但又拥有极强的军事自主权,因为随时可能跟哥萨克打仗。
沙俄的叶尼塞督军区,总部驻地为叶尼塞斯克。
而张庭训执掌的剑河都护府,总部驻地要偏南一些,位于叶尼塞河与安加拉河的交汇处。来往皆沿河坐船,向东南可以直通北海,向西南和西北可控厄沙俄的托木斯克督军区。
沙俄的托木斯克督军区,大概就是新疆西部的北方,以及东哈萨克草原北方的广大区域。
在新疆的正北方,大同军和哥萨克常年交战!
战争规模较小,每次战斗投入的总兵力,总数基本都在一千人以下。
赵瀚原本的打算,是拿下叶尼塞河流域即可。但事与愿违,隔壁的哥萨克太穷了,总是跑来大同军的地盘劫掠,偶尔还南下新疆去抢劫牧民。
面对如此情况,不可能消极防守,必须主动打出去!
……
弘业二年,天下安定,海内富足。
在遥远的莫斯科,沙皇彼得夺权成功,索菲亚公主被软禁于修道院。
历史早已改变,索菲亚公主的头号智囊兼情人戈里岑,一直在南京刻苦学习先进知识文化,根本就没有回国辅左她秉政。而其左膀右臂、射击军领袖霍万斯基,在南京做了两年乞丐,终于“惊动”皇帝赵瀚,哭笑不得的给钱打发其回莫斯科。
但大方向不变,沙俄的贵族权力构架还是那样。
顺便一提,索菲亚公主属于改革派。反倒是彼得大帝的外公家,属于坚定的保守派,在权力更迭中遭到清洗。
彼得大帝从索菲亚手里夺回大权,是保守派贵族对改革派贵族的胜利!
“陛下,俄罗斯必须改革!”辗转回国的戈里岑,立即被彼得大帝聘为宫廷顾问。
财政大臣纳肖金也说:“陛下,不能再迟疑了。”
彼得大帝还很年轻,而且还没去西欧游历,他迟疑道:“我确实想改革,但支持我的贵族,全都是坚定保守派。我如果改革,谁会支持呢?”
多亏了姐姐索菲亚公主,把彼得的外公家给清洗掉,否则彼得大帝改革,就得首先拿自己的外公开刀!
从南京归来的戈里岑说:“以惩处公主余党为借口,处置几个贵族立威,趁机从贵族手里弄些钱财。再用这笔钱改革莫斯科的射击军,彻底掌握莫斯科的军队,还能增强首都射击军的战斗力。有了军队,就可以改革杜马会议和缙绅会议,不服从者武力镇压,收拢足够的行政权和财政权。”
纳肖金说:“戈里岑关于中国的着作,我反复阅读了好多遍。我们应该学习中国,但又不能照搬中国,一切从俄罗斯的实际进行改革。”
年轻气盛的彼得大帝,就这样下定决心改革。
纳肖金被任命为改革总负责人,在中国留学二十年的戈里岑,担任改革顾问和纳肖金的副手。
首先就是拿几个嚣张贵族开刀,以清剿公主余孽为借口,流放抄家,获得土地和金钱。
紧接着,整顿首都射击军,掌控整个莫斯科的军队。
继而下令召开全国杜马会议,把地方贵族都叫来开会。派兵围堵会议现场,当即宣布增设参政院(类似内阁),下设11个委员会(类似11个部)。随即罢黜大教长,代之以宗教院,教会成为国家行政机构,沙皇控制整个教会。并将全国划分为50个省,派遣中低级贵族和高级官僚任职。
彷效中国的十八级品阶,将俄罗斯文武官员分成十四等,官员不问门第出身,必须按照功绩升迁。
这些改革内容,跟历史上大同小异。
所不同的是,另一个时空的彼得大帝,主张实行全盘西(嗯……)化。甚至规定不得蓄胡子,要求宫廷人员穿西装,鼓励吸烟和喝咖啡。
而这个时空,他却盲目崇拜东方,鼓励学习中国人蓄须。并且以身作则,改穿中国服饰,但觉得宽袍大袖太碍事儿,一律推行中国皇帝和官员所穿的常服。中国皇室崇尚黄色,彼得大帝就崇尚紫色,规定只有沙俄皇室才能穿紫色服装。
另外,鼓励吸烟和喝茶。
但俄罗斯不产烟茶,特别是茶叶,运到俄国贵得一逼,沙皇和贵族们只能选择吸烟。
社会改革方面,彼得大帝创办世俗学校,引进罗马历法,规范沙俄文字,学习中国创立报纸。接着鼓励工商业发展,给工商业主减税,允许企业主下乡购买农奴做工,鼓励年轻贵族去中国留学。
引进科举制度,但只引进了一点点。
即下令识字者前往莫斯科考试,每年录取50人,不问门第出身,都可以任命为低级官员。
一系列的改革,让人眼花缭乱,传统贵族和僧侣怨声载道。但居然没有激起叛乱,这是因为,彼得大帝的父亲和姐姐,一直都在持续改革,坚定的顽固派被清洗了好几茬。
而且欧洲的外部环境,也利于沙俄改革,周边国家要么内乱,要么陷入衰弱当中……只有东方,中国吞掉沙俄大片殖民地。
但彼得大帝的改革,对底层百姓没啥好处,甚至短期内更加民不聊生。
为了缓和贵族的反对情绪,彼得大帝在改革初期,对农奴限制更加严格,以此保证地方贵族的利益。在对工商业主减税的同时,彼得大帝又对市民和农民加税,以此获得充足的改革资金。
老百姓因此造反?
那就造反呗,反正有地方贵族平叛。
大量反对改革的政治犯,被源源不断流放到西伯利亚。无数活不下去的沙俄百姓,不顾政府禁令和贵族抓捕,纷纷变成哥萨克去西伯利亚闯荡。
短短几年时间,沙俄的托木斯克督军区,就迅速增加三万多人口。
彼得大帝严禁哥萨克挑衅中国,尽量避免跟中国开战。但荒凉的托木斯克督军区,短时间内人口暴增,全靠开荒根本无法生存,只能到中国的地盘劫掠土着和牧民。
……
剑河城(斯特列尔卡)。
“都护,朝廷来了军令。”
“快给我!”
张庭训割开密封火漆,扫了一眼内容,顿时兴奋道:“总算要打大仗了,小打小闹忒不爽利!”
介于哥萨克日趋频繁的劫掠,南京朝廷彻底被激怒,让新疆和剑河在明年同时出兵。
西域大都护调集北疆主力,同时率领北疆蒙古骑兵,先去攻打库兹涅茨克,随即直取托木斯克督军府。
而张庭训的剑河都护府军队,朝西北方奔袭托木斯克督军区的腹地,沿途占领或摧毁位于河岸的哥萨克据点。
与此同时,朝廷还派遣了使者,从哈萨克草原北上,去联络逃往北方的噶尔丹。只要噶尔丹愿意归附朝廷,就给予其蒙古小都护的职位,让他攻击袭扰托木斯克督军区的西南部。
不管噶尔丹是否答应,哈萨克军队都会出动,头克汗亲率大军帮助朝廷打仗——哈萨克也经常遭到哥萨克强盗劫掠。
南京朝廷那边,不开战则矣,一旦开战,就是全方位进攻!
第二年初夏。
新疆大同军拔除两个据点,顺利包围库兹涅茨克,围攻一个半月便破城,随即直取托木斯克总督府。
在围攻库兹涅茨克期间,托木斯克总督已经紧急动员,整村整村的哥萨克被调来托木斯克守城。城堡外围也加固工事,里三层外三层的,想强行攻打至少得耗费大半年。甚至,当地一些土着和奴隶,已经被谋杀做成人肉干,摆明了要死守这座城堡。
新疆方面军,被卡在托木斯克城外,一点一点的摧毁外围工事——哥萨克已经有了对付热气球的方法,在关键部位修筑垒堡,守军藏在垒堡里防备空袭。
更西边,哈萨克和噶尔丹的联军,在顺利拔除几个哥萨克据点后,同样被卡在城堡外无法继续。他们缺乏火炮,也不知道如何攻打棱堡,只能靠人命去堆,由于伤亡太重,军队士气日渐低迷。
南路军和西路军,全都打成了围城战、消耗战。
张庭训的东路军却进展顺利,他攻击的是敌军北方,那里寒冷贫瘠,人口相对稀少。城堡规模和守军数量,都远远比不上南边,而且一些哥萨克还被调往南边驰援。
张庭训的部队构成也很特殊,常备军只有两千人,其中汉族占25%,布里亚特蒙古族占20%,柯尔克孜族(与吉尔吉斯人同源)占25%,北山女真(赫哲族、鄂温克、鄂伦春、费雅喀等等)占30%。
不管来自哪个族,都属于正规大同军。
入伍标准是会说汉话,可以用汉语交流。刚招募时会放低标准,只会说“你好”、“谢谢”都行,入伍之后就渐渐能说日常用语了。
除了正规军,还有2000部落勇士随军出战。全部来自叶尼塞河流域的柯尔克孜部落,他们不但是辅兵,还是运输粮草的民夫,由大同军提供正规的运粮船。
以上各个民族,皆与哥萨克有着血海深仇!
张庭训从剑河城坐船出发,向西北方奔袭数百里,抵达哥萨克的前哨城堡下沙德里诺。由于出兵时间早,这里又维度很高,城堡外的积雪都还未化尽。
当哥萨克守军紧急防御时,张庭训直接说:“一营留下,率500部落勇士围城,其余部队继续行军!”
加上辅兵勇士,总共4000人的军队,竟然遇到第一个敌堡就分兵了。
守军根本没反应过来,以为张庭训要绕后包围,连忙调兵遣将加强西北边的兵力。却见四分之三的中国船队,毫无停留的向北而去,这才明白张庭训想干啥。
但想去报信已经晚了,留下的船队封锁了河道!
张庭训甚至是掐着时间行军,中途还让全军停船逗留两个时辰,第二天夜间突然出现在尼库利诺城外。这是北边最大的哥萨克城池,算上周边的哥萨克村落,在近几年人口暴涨后,足有数千哥萨克在此定居。
守城将领毫无察觉,因为中国军队就算杀来,也要先经过下沙德里诺。这里并非前线城堡,距离张庭训的老巢足有一千里呢。
“轰轰轰轰!”
黑灯瞎火的,突然响起炮击声,城堡的东面和南边疯狂开炮。
而大同军和部落勇士,已经提前绕向北边和西边。在炮声响起的瞬间,就抬着云梯开始攀爬棱堡外围工事。紧接着,几只热气球升起,朝着城内建筑疯狂投弹,很快就引燃几座木头房屋。
城外是炮击和士兵攻城,城内又出现火灾,城里的哥萨克完全被打懵了,在睡梦中惊醒后便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该先防守哪处。
这个区域生活着数千哥萨克不假,但大部分都散居于各个村落,城里的守军和居民只有几百人而已。
整场战斗,摧枯拉朽。
第二天上午进城休息,下午再次分兵出动,坐船去袭击周边的哥萨克村子。那些村子,本来是属于土着的,被哥萨克抢了做聚居地。土着要么逃亡,要么被杀,要么变成奴隶。
大同军还算纪律严明,可那些随军出战的部落勇士,本来就跟哥萨克有血海深仇。他们冲进哥萨克村子就杀,同时解救土着奴隶,带着奴隶们一起杀人。
村子里的哥萨克,主要是从沙俄逃来的农奴,拥有火枪的人数非常少,很多甚至连正经武器都没有。面对部落勇士的屠刀,哥萨克村民毫无反抗能力,跑得慢的全部被射死砍死。
而部落勇士的数量,却越打越多。
一部分来自被解救的奴隶,一部分是本地土着来投。本地土着被驱逐出沿河地带,躲藏在密林当中,听说有人打哥萨克,纷纷跑来入伙帮忙。
一个月后,张庭训手下的部落勇士,数量达到惊人的八千余众。
随即,挥师向西,沿途招募土着勇士,扫荡各处的哥萨克村落。整个托木斯克督军区的腹地,被张庭训搅成了一锅浆湖。
直至张庭训率军南下包围下瓦尔托夫斯克,哥萨克主力的退路被切断,托木斯克督军府成了一座孤城。
此战,张庭训只率2000正规军、2000部落辅兵出征,却在四个月内转战数千里。攻破哥萨克城堡五座,拔除哥萨克据点十余处,摧毁哥萨克村落八十多个。而大同军的伤亡只有个位数,部落勇士也只死伤300多人。
一战成名!
两年后,《中俄托木斯克条约》签订,沙俄的托木斯克督军区一分为二,中国占据东部,沙俄占据西部。
整个新疆以北的西伯利亚地区,皆为中国疆土。
彼得大帝因此威望大失,保守派趁机兴风作浪,改革成果极有可能付之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