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 士子豪杰,谓之文豪(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25小说网 www.225txt.com,最快更新嘉靖攻略最新章节!
“写给皇帝陛下的奏折里,会写明我们为了剿灭剩下的不到两百的倭寇,而战死了五百余人吗?会写明我们为了对付二十几个真倭,三百人围攻,还战死九十八人吗?会写明我们如果不用火器和计谋,必败无疑吗?这样的奏折写上去,会不会让皇帝陛下误以为苏州之兵冠绝东南,倭寇远不及之,所以调动苏州兵征伐倭寇呢?”
郑光用很平常的语气,好像在说一些很正常的话,却让范庆瞳孔一缩,看向外边欢欣鼓舞的人群的眼神也充满了愧疚和痛苦,良久,范庆开口道:“大明太需要一场胜利了,还是斩首上千实打实的一战,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次辉煌的胜利,东南苦于倭寇久矣,东南百姓太需要一场胜利来激励自身了。”
郑光深吸了一口气,看向了蔚蓝的天空,良久,露出了温暖的笑容:“府尊,接下来,你一定会被任命为苏松兵备,主持东南抗倭事宜吧?”
范庆摇了摇头,说道:“我的资历还不够,苏松兵备或许可以做的上,但是主持东南抗倭,怎样也需要巡抚或者是总督一类的高官才能主持,但是经此一战,我一定会进入兵部的视野,从一个纯粹的文官成为他们眼中可以用以统御军兵的文将。
若我所料不差,此战之胜利一定会促使陛下更改某些国策,毕竟陛下对东南抗倭一片糜烂也是恼怒已久,这一次,估计会立刻派遣一位有丰富经验的大臣来东南主持抗倭事宜,而我一定会成为他的重要辅助,早些时候我最大的愿望便是寿终正寝,而现在,我的归宿,大概是马革裹尸吧?”
郑光笑道:“这样有何不好?至少,你不再畏惧倭寇了,你已然直面过倭寇,大明不缺少精兵,但是缺少不畏惧倭寇敢战的官员,大明以文统武,就需要敢战的文士站在抗倭的第一线,只要你是一位敢战的文官,就是大明之福了。”
范庆自嘲地笑了笑,开口道:“我知道自己的斤两,若是没有你设计,没有你教习士卒使用火器,断没有此番大胜,你就不问问你自己会得到什么赏赐?功劳簿里,我是第一功,你是第二功,我主决策,你主谋略,还成为临时主将,阵斩大量倭寇,能文能武,还添了一句“满门忠烈”,这一次,你应当会得到一份很大的赏赐。”
郑光站起身,看了看左右两臂的绷带,还有胸口的绷带,笑道:“我只愿安宁一些,把科举考下去,还有三四日乡试就要放榜了,我要回南京了,这里的一切我不想参与,最好也别怎么提到我,让我考完科举再说,但愿陛下不会一时起意,赐我一个进士出身,那我可就不好做了。”
范庆点头道:“放心去,安心科举,这里的一切,都与应届考生无关,如你考取进士,一定,一定会名扬天下,接下来的一切,都就交给我吧!”
郑光笑了笑,迈步离开了知府府衙,他和范庆有一种奇妙的关系,两人年纪相差一倍,却有这般的相互信任之感,大概是经历了昨日的一切,他和范庆都有了些许的改变,就在昨天,一个知府,一个小秀才,做到了整个东南二十年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做到的事情。
郑光迈步离开了,回家了,在家里面只会待上一日,就会去南京等待自己的考试结果,但是苏州之战所带来的风浪却才刚刚开始,剧烈的炮声和喊杀声使得苏州百姓第一个知道了这场战争的结果,苏州兵爆冷大胜倭寇,全歼来犯的两千余倭寇,斩首一千多级,创下嘉靖抗倭以来东南所未有之大胜利,击毙在浙江一带凶名赫赫的倭酋林碧川及其麾下大小头领,沉重打击了浙江一带的倭寇势力。
主要功劳是两个人的,一个是知府范庆,临危不乱,亲临第一线亲身犯险组织战斗,坚定气节,宁死不屈,用尽所有的赞美话语也不能讲述完那种情况下范庆的坚定不移,若是没有范庆的坚决抵抗和身先士卒,这场苏州之战本没有可能打起来。
若是说范庆组织抵抗是职责所在,那么另一个功臣就完全可以说是舍生取义般的奉献了,师从荆川先生唐顺之、苏州人人都知道的小郑相公郑光,继其父郑微七年前为苏州壮烈牺牲之后,再一次挺身而出,在苏州无大将的危险关头,站了出来,以不及弱冠之龄和秀才功名之身披上战甲,亲临战斗第一线,是防御作战的实际指挥者和主将。
七年前,倭寇进犯苏州,苏州一片混乱,几近破城,数万百姓被倭寇所追,郑微舍生取义,只身引火将倭寇引开,自己壮烈牺牲,挽救了数万条人命,从此被苏州人记住,家家户户念着郑微救命之恩,都没忘记他,七年之后的今日,又是郑家小相公站了出来,率领城内兵马血战倭寇,苏州子弟兵战死五百余,终于保住了苏州安全。
这一战,不仅是苏州的幸运,更是苏州的骄傲,素来不产精兵强将的苏州,却取得了嘉靖以来大明在东南抗倭的第一胜利,光是斩首就有一千四百余级,二千余倭寇活着逃走的不知道有没有一百,被火炮炸死的,被火箭射死的不计其数,最后大军出城追杀倭寇,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好像每个人都从血水里面滚了一家伙再出来,让整个苏州的人们都被吓呆了。
要知道,这群倭寇临城以来,大家伙儿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生怕官军被打败了苏州城破了然后大家一起完蛋,说实话,就连很多大家族大富商也觉得非常害怕,因为他们虽然和倭寇有所勾结,但是倭寇与倭寇之间也是有敌对关系的,万一和这队倭寇关系不好,被人家砍了,都没地儿说理去,所以不管和倭寇有关系的没关系的,都在祈求官军可千万给力点儿,别让苏州真的给攻破了,好歹是东南重镇啊!
话虽如此,大家伙儿也知道那些成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苏州兵是什么德行,还有不少本地混混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就去城防营混一身皮,算是有了正事儿了,但是他们的战斗力能指望吗?大家都不是在寄希望于官府和官军,而是寄希望与满天神佛,让他们显显灵,下凡附体,让官军大发神威,不求多少,只求这一次。
炮声隆隆和喊杀声惊天动地之时,大家都绝望了,都缩在家里和家人一起抱头痛哭,准备迎接悲惨的结局,和家人一起死在这里,结果却是被告知官军打了大胜仗,把倭寇给歼灭了,苏州保住了!
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不信,是不是倭寇假装官军来骗大家开屋门的,然后上演一出除了一针一线全部拿走的惨剧,但是随后,范庆作为知府出现在大街小巷,敲锣打鼓的告知诸位居民,大明胜利了,官军大胜仗了,苏州保住了!
范庆官声不错,还是值得信赖的,等到大家小心翼翼的打开门,真的看到了一堆堆的武器和十来个给捆起来的倭寇活口之后,才陷入狂喜之中,才真的相信官军真的爆冷打了大胜仗,这种欣喜的程度,如果等价交换到现代,差不多是中国国足夺得世界杯冠军一样的欣喜程度。
苏州人是感恩的,在庆幸着日常生活再次回到正轨,而家人都完完全全的同时,大家也不会忘记带来这一切的功臣,尤其是在苏州发生这种事情,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一问之下,大街小巷才传扬开了“范知府力排众议抗倭寇,郑秀才挺身而出扬威名”的戏码。
苏州无大将,无强兵,这似乎是真理,但是今日,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往日看似很有道理的真理,郑光,郑相公,以一个秀才的身份,挺身而出,在苏州危难关头,接受了范知府的请求,作为苏州军的临时主将,担任起了城防工作,教习士兵们学习火器技能,激励军心,在最危险的时候,巧设计谋,假意绑架范知府开城投降,实则埋伏大量火器在城门之后,随时准备发射!
可这样一来,就把自己和范知府陷于九死一生之地,可二位毫不犹豫,一起站在了数千倭寇的面前,昂然挺立,火器发射之时,二人一同卧倒躲过火箭,就此击杀了倭寇首脑们,使得倭寇群龙无首,被城头火炮一顿猛轰,死的七七八八,其后郑秀才抖擞精神,持一杆大枪,率军击杀倭寇逃兵,立下汗马功劳,身披一十八创,仍然战斗不止,实乃千古之奇男子也!
大家都知道,有功名在身之人就算是强征也是不允许的,但是郑秀才不仅答应范知府的请求,还主动作战,身先士卒,亲临第一线和倭寇厮杀,这般的英勇,那是一般文人士子能做到的?分明是古之豪杰才能做出的事情!
郑光,郑相公,真不愧是文人士子里的豪杰,可称文豪!
“写给皇帝陛下的奏折里,会写明我们为了剿灭剩下的不到两百的倭寇,而战死了五百余人吗?会写明我们为了对付二十几个真倭,三百人围攻,还战死九十八人吗?会写明我们如果不用火器和计谋,必败无疑吗?这样的奏折写上去,会不会让皇帝陛下误以为苏州之兵冠绝东南,倭寇远不及之,所以调动苏州兵征伐倭寇呢?”
郑光用很平常的语气,好像在说一些很正常的话,却让范庆瞳孔一缩,看向外边欢欣鼓舞的人群的眼神也充满了愧疚和痛苦,良久,范庆开口道:“大明太需要一场胜利了,还是斩首上千实打实的一战,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次辉煌的胜利,东南苦于倭寇久矣,东南百姓太需要一场胜利来激励自身了。”
郑光深吸了一口气,看向了蔚蓝的天空,良久,露出了温暖的笑容:“府尊,接下来,你一定会被任命为苏松兵备,主持东南抗倭事宜吧?”
范庆摇了摇头,说道:“我的资历还不够,苏松兵备或许可以做的上,但是主持东南抗倭,怎样也需要巡抚或者是总督一类的高官才能主持,但是经此一战,我一定会进入兵部的视野,从一个纯粹的文官成为他们眼中可以用以统御军兵的文将。
若我所料不差,此战之胜利一定会促使陛下更改某些国策,毕竟陛下对东南抗倭一片糜烂也是恼怒已久,这一次,估计会立刻派遣一位有丰富经验的大臣来东南主持抗倭事宜,而我一定会成为他的重要辅助,早些时候我最大的愿望便是寿终正寝,而现在,我的归宿,大概是马革裹尸吧?”
郑光笑道:“这样有何不好?至少,你不再畏惧倭寇了,你已然直面过倭寇,大明不缺少精兵,但是缺少不畏惧倭寇敢战的官员,大明以文统武,就需要敢战的文士站在抗倭的第一线,只要你是一位敢战的文官,就是大明之福了。”
范庆自嘲地笑了笑,开口道:“我知道自己的斤两,若是没有你设计,没有你教习士卒使用火器,断没有此番大胜,你就不问问你自己会得到什么赏赐?功劳簿里,我是第一功,你是第二功,我主决策,你主谋略,还成为临时主将,阵斩大量倭寇,能文能武,还添了一句“满门忠烈”,这一次,你应当会得到一份很大的赏赐。”
郑光站起身,看了看左右两臂的绷带,还有胸口的绷带,笑道:“我只愿安宁一些,把科举考下去,还有三四日乡试就要放榜了,我要回南京了,这里的一切我不想参与,最好也别怎么提到我,让我考完科举再说,但愿陛下不会一时起意,赐我一个进士出身,那我可就不好做了。”
范庆点头道:“放心去,安心科举,这里的一切,都与应届考生无关,如你考取进士,一定,一定会名扬天下,接下来的一切,都就交给我吧!”
郑光笑了笑,迈步离开了知府府衙,他和范庆有一种奇妙的关系,两人年纪相差一倍,却有这般的相互信任之感,大概是经历了昨日的一切,他和范庆都有了些许的改变,就在昨天,一个知府,一个小秀才,做到了整个东南二十年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做到的事情。
郑光迈步离开了,回家了,在家里面只会待上一日,就会去南京等待自己的考试结果,但是苏州之战所带来的风浪却才刚刚开始,剧烈的炮声和喊杀声使得苏州百姓第一个知道了这场战争的结果,苏州兵爆冷大胜倭寇,全歼来犯的两千余倭寇,斩首一千多级,创下嘉靖抗倭以来东南所未有之大胜利,击毙在浙江一带凶名赫赫的倭酋林碧川及其麾下大小头领,沉重打击了浙江一带的倭寇势力。
主要功劳是两个人的,一个是知府范庆,临危不乱,亲临第一线亲身犯险组织战斗,坚定气节,宁死不屈,用尽所有的赞美话语也不能讲述完那种情况下范庆的坚定不移,若是没有范庆的坚决抵抗和身先士卒,这场苏州之战本没有可能打起来。
若是说范庆组织抵抗是职责所在,那么另一个功臣就完全可以说是舍生取义般的奉献了,师从荆川先生唐顺之、苏州人人都知道的小郑相公郑光,继其父郑微七年前为苏州壮烈牺牲之后,再一次挺身而出,在苏州无大将的危险关头,站了出来,以不及弱冠之龄和秀才功名之身披上战甲,亲临战斗第一线,是防御作战的实际指挥者和主将。
七年前,倭寇进犯苏州,苏州一片混乱,几近破城,数万百姓被倭寇所追,郑微舍生取义,只身引火将倭寇引开,自己壮烈牺牲,挽救了数万条人命,从此被苏州人记住,家家户户念着郑微救命之恩,都没忘记他,七年之后的今日,又是郑家小相公站了出来,率领城内兵马血战倭寇,苏州子弟兵战死五百余,终于保住了苏州安全。
这一战,不仅是苏州的幸运,更是苏州的骄傲,素来不产精兵强将的苏州,却取得了嘉靖以来大明在东南抗倭的第一胜利,光是斩首就有一千四百余级,二千余倭寇活着逃走的不知道有没有一百,被火炮炸死的,被火箭射死的不计其数,最后大军出城追杀倭寇,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好像每个人都从血水里面滚了一家伙再出来,让整个苏州的人们都被吓呆了。
要知道,这群倭寇临城以来,大家伙儿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生怕官军被打败了苏州城破了然后大家一起完蛋,说实话,就连很多大家族大富商也觉得非常害怕,因为他们虽然和倭寇有所勾结,但是倭寇与倭寇之间也是有敌对关系的,万一和这队倭寇关系不好,被人家砍了,都没地儿说理去,所以不管和倭寇有关系的没关系的,都在祈求官军可千万给力点儿,别让苏州真的给攻破了,好歹是东南重镇啊!
话虽如此,大家伙儿也知道那些成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苏州兵是什么德行,还有不少本地混混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就去城防营混一身皮,算是有了正事儿了,但是他们的战斗力能指望吗?大家都不是在寄希望于官府和官军,而是寄希望与满天神佛,让他们显显灵,下凡附体,让官军大发神威,不求多少,只求这一次。
炮声隆隆和喊杀声惊天动地之时,大家都绝望了,都缩在家里和家人一起抱头痛哭,准备迎接悲惨的结局,和家人一起死在这里,结果却是被告知官军打了大胜仗,把倭寇给歼灭了,苏州保住了!
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不信,是不是倭寇假装官军来骗大家开屋门的,然后上演一出除了一针一线全部拿走的惨剧,但是随后,范庆作为知府出现在大街小巷,敲锣打鼓的告知诸位居民,大明胜利了,官军大胜仗了,苏州保住了!
范庆官声不错,还是值得信赖的,等到大家小心翼翼的打开门,真的看到了一堆堆的武器和十来个给捆起来的倭寇活口之后,才陷入狂喜之中,才真的相信官军真的爆冷打了大胜仗,这种欣喜的程度,如果等价交换到现代,差不多是中国国足夺得世界杯冠军一样的欣喜程度。
苏州人是感恩的,在庆幸着日常生活再次回到正轨,而家人都完完全全的同时,大家也不会忘记带来这一切的功臣,尤其是在苏州发生这种事情,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一问之下,大街小巷才传扬开了“范知府力排众议抗倭寇,郑秀才挺身而出扬威名”的戏码。
苏州无大将,无强兵,这似乎是真理,但是今日,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往日看似很有道理的真理,郑光,郑相公,以一个秀才的身份,挺身而出,在苏州危难关头,接受了范知府的请求,作为苏州军的临时主将,担任起了城防工作,教习士兵们学习火器技能,激励军心,在最危险的时候,巧设计谋,假意绑架范知府开城投降,实则埋伏大量火器在城门之后,随时准备发射!
可这样一来,就把自己和范知府陷于九死一生之地,可二位毫不犹豫,一起站在了数千倭寇的面前,昂然挺立,火器发射之时,二人一同卧倒躲过火箭,就此击杀了倭寇首脑们,使得倭寇群龙无首,被城头火炮一顿猛轰,死的七七八八,其后郑秀才抖擞精神,持一杆大枪,率军击杀倭寇逃兵,立下汗马功劳,身披一十八创,仍然战斗不止,实乃千古之奇男子也!
大家都知道,有功名在身之人就算是强征也是不允许的,但是郑秀才不仅答应范知府的请求,还主动作战,身先士卒,亲临第一线和倭寇厮杀,这般的英勇,那是一般文人士子能做到的?分明是古之豪杰才能做出的事情!
郑光,郑相公,真不愧是文人士子里的豪杰,可称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