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抉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25小说网 www.225txt.com,最快更新盛明远扬最新章节!
济州岛由于唐明等人的到来,变得比以前热闹了许多,上万人之中除了必要的警戒之外其余人等都必须加入建设当中。没码头自己就建,没平地就整出来,总之一句话就是不准马虎对待。
不知不觉间秋天已去,冬天悄然降临,刺骨的寒风夹杂着鹅毛小雪,给正在日夜赶工的人们带来了不少的阻力。沼气池是最先建造出来的,这会正好可以用上。
匠户和士兵都可在夜里躲在大棚中,聚集在一起共用两盏巨大的沼气灯,除了温暖之外也省去了不少的柴火。大家也到了此时此刻才亲身体会到这沼气灯的好处。
威海岛上的试验虽然成功,可也出了不少的事故,侯爷昏迷了两天,三个侍卫因此而送命,最终这沼气灯还是没能给大家用上就撤离了威海岛。
人算不如天算,本来还想着赶在年底的时候要造出足够大家可栖息的石头房子。可这冬天的来临让唐明不得不放慢了建造的速度,估计到年底的时候能不能造出一半的房子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这种时候,唐明必然想起后世伟大的发明来,水泥!这东西绝对是建筑上的利器,如果有水泥的话,别说是供人居住的房子,就是城墙和码头,唐明也有把握能在年底前完工。
单靠想象是没用的,事情总要一步一步的来干,拔苗助长的事唐明干不来也不会去干。
济州岛上的冬天,就算有阳光一点也不暖和,今天虽然晴空万里阳光也很充足,可是唐明和小白在晒了近一个小时后,没用感受到任何的暖意,却被刺骨的寒风吹得发冷。
灰溜溜的躲回临时搭建起来的木屋里,唐明还来不及喝上一口热茶,便有侍卫来报,说是武雄找他有事。
这就让人奇怪了,武胖子这段时间也算沉寂了下来,也没收到任何风声说是武胖子出了任何状况。一大早的便要和自己见面,所谓何事确实让他很费脑子。
左右济州岛上也没什么事,闲得发慌的唐明便坐船去见武胖子。海上的风更大更刺骨,这鬼天气唐明绝对不愿意在船上多呆。可为了等下到武胖子那里蹭蹭暖气,他也只能暂时先忍了。
到了海滨小镇的时候,唐明发现港口处居然停靠着一艘宝船,心中一喜之下,他猜想是不是郑和到来。什么刺骨的寒风再也挡不住他见亲人的冲动,一上岸便不顾一切的策马狂奔,直向武王府而去。
令人失望的是郑和并没有到来,而是其心腹部下,带来一个口讯说是这个冬天一过他便会开始远航。关于这一点其实唐明早已知道,因此并没有做任何的回应。
与武胖子在王府里蹭了一顿饭,顺便让他帮忙招点人手去帮自己搞建设。武胖子很爽快的答应了,别的没有人手他还是有一些的。为了能早日看到属于自己的宝船,他也很乐意帮唐明这个忙。
告别了武胖子,带着郑和派来的人回济州岛,上船之后来者才拿出一封信递于唐明。一点都没有意外,在武胖子那里不方便说话,来人没有立刻拿出书信来也属正常。
验过信封后立刻撕开,信里前面并没有说到什么大事,只是关心唐明的近况。到了后面倒是有一条消息引起唐明的注意,朱棣已经准备好随时北征鞑靼。
郑和没有细说这事,只不过粗略提了这么一句,快近年关了,朱棣却要赶在这个时候出征,大明国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些似乎与此时远在域外的唐明没有任何关系,可他心里却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在缠绕。
鞭长莫及,就算唐明此刻再关心国内的情况,远漂海外的他对此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想要顾及他人首先是要先顾好自己,大明国的现况如何他再操心也只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带着来者回到济州岛,唐明再次找上陈佳澜让其代笔,写了一封信回与郑和。除了报平安之外,也详细的把他目前的境况毫无隐瞒的告知郑和,就连武胖子要密谋造反的事也一并告知。
把信交给来使并嘱托其代自己向义父问好,唐明让费信的船队护送其出海。大明国内表面上一片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可暗里却是千疮百孔。
一代天子一代朝臣,各种势力正在大洗牌,谁胜谁败现在还不好猜测,一切到明年开春时应该就基本能成型,那时朝中各势力才会明朗,唐明才能真正的为自己以后要走的路做打算。
自己做了个侯爷,却被朱棣一脚踢到这海外漂泊,按理来说绝对不会有这种事发生。可偏偏事实便是这样,要说这里面没有鬼打死唐明也不会相信。
姚广孝的淡出与郑和的默认,这些都让唐明多少猜出一点意思来。堂堂一个侯爷就算朱棣再怎么抠门也绝对不会把自己踢到域外,这里面定然有姚广孝和郑和在后面推波助澜。
朝堂上的博弈,唐明没有任何的兴趣,天踏下来有上面的人顶着,要砸也砸不到他。姚广孝与郑和到底为什么要让自己远离大明,唐明不知他也没兴趣去知道。
过好眼前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人活一世十之八九是不如意之事,何必再为自己增添烦恼。
建设好济州岛,过自己的逍遥日子有何不可,土豆苗已经准备好,可惜由于天气的关系还不能种植。人手短缺是唐明现在最大的一道坎。
尤其是能够在济州岛上成为种植户的农民,没办法了,最终唐明还是把主意打到岛上原住民的身上。三百多人的村子能用来务农的人绝对有两百以上。
可惜这村子的人并没有务农的经验,他们世代都是靠捕鱼为生,唐明要是想让其改为到陆地上来种植农作物,肯定得费上一番功夫。
好在种植土豆的技术早已成熟,只要让十几个有经验的人去指导种植,便可高枕无忧。有了足够的粮食唐明才有精力去发展别的产业包括人口。想到就要有行动,这会当然要去找老村长商议一下!(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济州岛由于唐明等人的到来,变得比以前热闹了许多,上万人之中除了必要的警戒之外其余人等都必须加入建设当中。没码头自己就建,没平地就整出来,总之一句话就是不准马虎对待。
不知不觉间秋天已去,冬天悄然降临,刺骨的寒风夹杂着鹅毛小雪,给正在日夜赶工的人们带来了不少的阻力。沼气池是最先建造出来的,这会正好可以用上。
匠户和士兵都可在夜里躲在大棚中,聚集在一起共用两盏巨大的沼气灯,除了温暖之外也省去了不少的柴火。大家也到了此时此刻才亲身体会到这沼气灯的好处。
威海岛上的试验虽然成功,可也出了不少的事故,侯爷昏迷了两天,三个侍卫因此而送命,最终这沼气灯还是没能给大家用上就撤离了威海岛。
人算不如天算,本来还想着赶在年底的时候要造出足够大家可栖息的石头房子。可这冬天的来临让唐明不得不放慢了建造的速度,估计到年底的时候能不能造出一半的房子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这种时候,唐明必然想起后世伟大的发明来,水泥!这东西绝对是建筑上的利器,如果有水泥的话,别说是供人居住的房子,就是城墙和码头,唐明也有把握能在年底前完工。
单靠想象是没用的,事情总要一步一步的来干,拔苗助长的事唐明干不来也不会去干。
济州岛上的冬天,就算有阳光一点也不暖和,今天虽然晴空万里阳光也很充足,可是唐明和小白在晒了近一个小时后,没用感受到任何的暖意,却被刺骨的寒风吹得发冷。
灰溜溜的躲回临时搭建起来的木屋里,唐明还来不及喝上一口热茶,便有侍卫来报,说是武雄找他有事。
这就让人奇怪了,武胖子这段时间也算沉寂了下来,也没收到任何风声说是武胖子出了任何状况。一大早的便要和自己见面,所谓何事确实让他很费脑子。
左右济州岛上也没什么事,闲得发慌的唐明便坐船去见武胖子。海上的风更大更刺骨,这鬼天气唐明绝对不愿意在船上多呆。可为了等下到武胖子那里蹭蹭暖气,他也只能暂时先忍了。
到了海滨小镇的时候,唐明发现港口处居然停靠着一艘宝船,心中一喜之下,他猜想是不是郑和到来。什么刺骨的寒风再也挡不住他见亲人的冲动,一上岸便不顾一切的策马狂奔,直向武王府而去。
令人失望的是郑和并没有到来,而是其心腹部下,带来一个口讯说是这个冬天一过他便会开始远航。关于这一点其实唐明早已知道,因此并没有做任何的回应。
与武胖子在王府里蹭了一顿饭,顺便让他帮忙招点人手去帮自己搞建设。武胖子很爽快的答应了,别的没有人手他还是有一些的。为了能早日看到属于自己的宝船,他也很乐意帮唐明这个忙。
告别了武胖子,带着郑和派来的人回济州岛,上船之后来者才拿出一封信递于唐明。一点都没有意外,在武胖子那里不方便说话,来人没有立刻拿出书信来也属正常。
验过信封后立刻撕开,信里前面并没有说到什么大事,只是关心唐明的近况。到了后面倒是有一条消息引起唐明的注意,朱棣已经准备好随时北征鞑靼。
郑和没有细说这事,只不过粗略提了这么一句,快近年关了,朱棣却要赶在这个时候出征,大明国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些似乎与此时远在域外的唐明没有任何关系,可他心里却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在缠绕。
鞭长莫及,就算唐明此刻再关心国内的情况,远漂海外的他对此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想要顾及他人首先是要先顾好自己,大明国的现况如何他再操心也只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带着来者回到济州岛,唐明再次找上陈佳澜让其代笔,写了一封信回与郑和。除了报平安之外,也详细的把他目前的境况毫无隐瞒的告知郑和,就连武胖子要密谋造反的事也一并告知。
把信交给来使并嘱托其代自己向义父问好,唐明让费信的船队护送其出海。大明国内表面上一片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可暗里却是千疮百孔。
一代天子一代朝臣,各种势力正在大洗牌,谁胜谁败现在还不好猜测,一切到明年开春时应该就基本能成型,那时朝中各势力才会明朗,唐明才能真正的为自己以后要走的路做打算。
自己做了个侯爷,却被朱棣一脚踢到这海外漂泊,按理来说绝对不会有这种事发生。可偏偏事实便是这样,要说这里面没有鬼打死唐明也不会相信。
姚广孝的淡出与郑和的默认,这些都让唐明多少猜出一点意思来。堂堂一个侯爷就算朱棣再怎么抠门也绝对不会把自己踢到域外,这里面定然有姚广孝和郑和在后面推波助澜。
朝堂上的博弈,唐明没有任何的兴趣,天踏下来有上面的人顶着,要砸也砸不到他。姚广孝与郑和到底为什么要让自己远离大明,唐明不知他也没兴趣去知道。
过好眼前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人活一世十之八九是不如意之事,何必再为自己增添烦恼。
建设好济州岛,过自己的逍遥日子有何不可,土豆苗已经准备好,可惜由于天气的关系还不能种植。人手短缺是唐明现在最大的一道坎。
尤其是能够在济州岛上成为种植户的农民,没办法了,最终唐明还是把主意打到岛上原住民的身上。三百多人的村子能用来务农的人绝对有两百以上。
可惜这村子的人并没有务农的经验,他们世代都是靠捕鱼为生,唐明要是想让其改为到陆地上来种植农作物,肯定得费上一番功夫。
好在种植土豆的技术早已成熟,只要让十几个有经验的人去指导种植,便可高枕无忧。有了足够的粮食唐明才有精力去发展别的产业包括人口。想到就要有行动,这会当然要去找老村长商议一下!(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