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第197章:重返雍京(三更)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25小说网 www.225txt.com,最快更新宦海(科举)最新章节!
此为防盗章 正月已经过去了, 但天还是有些短。
随着两只公鸡此起彼伏的打鸣声, 顾家人开始起床。
最早醒的是大妞,一洗漱完就连忙进厨房给家里人烧水做饭。
在堂屋西侧的第一间屋子里,顾云浩也已经醒了。
他自己穿好了衣裳和鞋,就走出了屋子。
进了厨房舀一瓢热水出来,给木盆里加了些,又给平时用的竹筒里到了点,就开始拿着杨柳枝咬开刷牙。
洗完脸, 用温热的帕子在脸上一擦,瞬间感觉倦意全无,人也精神了不少, 顾云浩就又转身回到屋子里。
从桌上的麻布袋子里拿了一本黄纸皮的旧书, 顾云浩熟练的翻开, 然后对着书上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一个字一个字的划着笔画。
顾云浩出生在正月里, 因而除夕一过,家里人就开始商议着送他去念书的事儿。
而后, 由顾明良带着他先去族长家里拜会了下,就算是正式开蒙到学堂念书了。
因着已经进学,顾云浩又拿这个理由说服了顾长光跟李氏, 自己搬到了西侧的屋子里, 开始了独居一室的日子。
李氏还有些担心小孙子能不能好生照顾自己, 但顾明良却颇为赞同。
在他看来, 进学了那就称得上读书人, 有自己的屋子是应当的,毕竟温书什么的也需要个安静的环境。
顾云浩十分珍惜这个读书的机会。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读书对于农人家的孩子来说,那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许多人家连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念书了。
就算是家里有点积蓄,短视一点的人家,都可能拿去再买田买地,怎么也舍不得拿钱给孩子念书的。
当然,读书虽然花钱多,但读好了,得来的回报也是难以想象。
多年寒窗,一朝中举,那么整个家族也能跟着改换门庭。就算考不上举人,能考上个秀才,那也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了。
虽然大多农村人不知道秀才到底有什么实际的能量,但仅仅凭着免税这一项,就足以让所有农户人家心生向往。
顾明良更是比一般人知道的多些,所以费尽心思的想要家里出个秀才。
而顾云浩则更是心思清明的很。
读书科考,这可是他在这个时代唯一的出路。
必须好生把握机会。
因着知道念书的不容易,顾云浩自从一进学,就丝毫不敢懈怠,在学里跟着先生读书,回到家里也不放松,每天早早的起来,对着书记字。
书是从顾云涛那里借来的《百家姓》,虽然已经很破旧,但字体仍看得清,顾云浩也很是珍惜。
一般来说,像顾云浩这样才入学的蒙童,初学的都是《三字经》,要《三字经》念完了,才开始学《百家姓》,随后再是《千字文》。
但顾云浩入学了这将近一个月,听了学里的先生带着他们通读过几次《三字经》,而后又自己回家用功,却是差不多都能背下来。
加上他本就是个成人的“芯子”,理解能力要比小孩强些,《三字经》本生就不是什么难理解的,对他而言根本也称不上有什么难度。
知道《三字经》主要是教蒙童们识字的,所以顾云浩也不再在上面多费什么功夫,开始借了顾云涛的书来看。
学《百家姓》也是一样为了认字,但他现在也没有旁的办法,家里就这么两个念书的人,而顾云涛正在学的《千字文》是绝对不可能借给他的。
但是顾云浩也不挑剔,毕竟他现在许多字还认不全,更多的是对着书来记字的笔画。
字要确实要比前世所用的简体字难记一些,但也跟繁体字差别不是很大。
顾云浩根据前世对百家姓的记忆,再对应简繁体字的转化,也差不多能认识个大概,索性就当做了自己的认字读本。
认字完了开始记笔画,他自然是舍不得用笔墨在纸上写的,反正也是学字而已,只简单的用手指在桌子上笔画,又省事又省纸墨。
因想着晨起人的大脑最清晰,而且按着前世上学早读课的习惯,每天早上顾云浩都会早起记半个时辰的字。
见外面天色也渐渐大亮了起来,家里人也都开始起床洗漱。
顾云浩合上书,出了屋子,开始到灶房帮着烧火。
“小心些,别让火燎到头发。”大妞在灶上忙活,见着弟弟吹火,不由担心地嘱咐一句。
“今儿一定要让爹再做个吹筒。”顾云浩扒了扒额前的头发,说道:“我这头发燎了倒是没事,大姐你成天烧火做饭,又是个女孩家,燎了才是不好。”
吹筒就是土灶上用来吹灶火用的,有条件的人家大多用铁制的,而顾家则是用竹子,把当中竹节打通了来用。
先前的吹筒因着时间久了,烧火的时候,三妞一个不注意当柴火给烧了,因而这几天大妞做饭生火都是用嘴吹的。
听闻到顾云浩的话,大妞知道是弟弟关心自己,甜甜一笑,手下仍是不停地忙活。
“奶说了,从今往后,每隔一天,都给你跟大娃子煮一个鸡蛋带上,你去了学里,可是要好生念书。”
这里大妞把粥从锅里舀起来,又倒了些水洗了锅,就舀了两瓢水下去,然后从一边的小篮子里,小心地拿了两个鸡蛋放在锅里。
“别加柴火了,灶里剩下的火碳够把蛋煮熟了。”
闻言,顾云浩也是点点头,就理了理灶边的柴火,跟着大妞两人出去洗手准备吃饭。
早饭的主食是窝头,也没有什么菜,只一大盘子咸菜,外加每人一碗粥。
说是粥,却并不是全稻米煮的,里面还加了许多玉米面跟红薯,但好在比较浓稠,能顶饿。
虽然去年收成不错,但顾家人还是不敢大吃大喝,秉持着一贯的俭朴之风。
顾明良常说,有出息的人家,都不是只管今天不考虑明天的人,越是得意的时候,越要耐得住,不然即使家里富贵了,也是守不住的。
对于这话,顾云浩十分赞同。
要想家道长远,就要守得住本心。
当然,顾家人心里也都很清楚,这样的清贫日子,也是在为今后做打算。
毕竟家里现在是两个孩子在念书了,而且以后的花费也会越来越多……
见着顾云浩,梁秀才坐在椅子上唤他。
“先生。”
顾云浩走了进去。
“我知你家中情状难以买齐需用之书,但治学不可无书,这一套四书是塾里存本,许你借阅以作进学之用。”
指了指书案上的书,梁秀才接着道:“至于《四书章句集注》也是治四书不可少的,但老夫也只有两套,你现在应学《大学》,就先且把这《大学章句》拿去,待后面理解通透了,再来我这里换《论语集注》。”
闻言,顾云浩看着那案上摆放整齐的书籍,心里不由升起阵阵暖意。
没想到先生连这都替他想好了……
“谢先生。”
顾云浩真心地感谢道。
“好生用功就是。”
梁秀才点点头,又道:“只是尔读圣贤之书,习圣人之礼,不可有不敬纸字、不敬圣人之举,塾里的书都已传阅许久,你诸多学兄也曾用过,今后也将传与旁人,尔万不可轻易损坏。”
“学生明白。”
顾云浩神色一正,认真地应道。
随即,梁秀才又教训了一番,便让他先领了书回去寝舍安置,待到明日正式开始上课。
怀里抱着新从梁秀才处领来的一整套四书和《大学章句》,顾云浩跟着那位老仆人一路往寝舍走去。
许是看着他年岁小,那老仆人心有不忍,欲帮忙提书箱,却被顾云浩拒绝了。
“谢老伯好意,只是书纸文墨,乃是读书之根本,若是连书箱都需人帮忙拿,晚辈是再也没脸进学了。”
听了这话,那老仆人也不再坚持,只是眼中也透出几分欣赏之色。
“家里公子小姐都唤我徐伯,顾小公子也可如此称呼。”
“那自然是好,只是徐伯,你也别如此叫我‘小公子’,我哪里是什么公子,还是唤我名字云浩吧。”
顾云浩嘿嘿一笑,说道。
“也好。”徐伯点头笑道。
一路上,徐伯就开始给顾云浩介绍塾里的情况。
“咱们这个院子是个三进的,第一进稍微大一些,内里又分前厅和后院,讲堂在前厅,寝舍和饭堂则是在后院。第二进是老爷的居室和书房,第三进则住的是家里内眷,以后可千万别乱钻啊。”
细细地听着,顾云浩时不时点头应下。
就这么一路的功夫,他对私塾里的情况也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首先是梁秀才本名梁成业,当初少年得志,不过十八岁就考过了院试,成为一名秀才。
但而后因着家里出了变故,很是消沉了一段时间,虽然后面勉强恢复了,但也错过了应试最佳的时间,加上两次乡试落榜,心灰意冷之后,只在这临川县开了个私塾,教导一些颇有资质的学生。
梁成业办私塾时,是仿着县学的模式,将学生分为内舍跟外舍。
外舍皆是收的蒙童,而内舍则是主要是习四书、治五经为根本,偶尔兼有诗文、策论等。
顾云浩暗暗揣度,若是以前世的话来说,外舍其实就相当于学前教育,而内舍则是针对科举的专题学习了。
一路将顾云浩引到寝舍,徐伯便自行离去。
学里外舍一共有十五个学生,内舍加上顾云浩一共仅八人,寝舍也是内外舍分开来住的。
只是因着房间稍少,故而都是四人一间。
顾云浩住的屋子已经住下了三人,他算是最后一个。
由于酉时已过,塾里下午的课已经结束,所以同屋的几个人都在。
见着顾云浩进来,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看着他。
“在下顾云浩,新到塾里读书,各位同窗,幸会。”
顾云浩淡然一笑,自我介绍道。
“这般年纪,来内舍?”
先说话的是一个十二三岁的清秀少年,这少年衣着虽然不显,但浑身自有一种文雅之气,腰间还挂着一块青玉配饰,看着显然是个家境良好的。
“惭愧,惭愧。”见他发问,顾云浩也不欲多作解释,只谦虚道。
“想来先生将你编入内舍,自是有其缘由,不愿多说也便罢了。”那少年却也不甚在意,只是爽然一笑,说道:“在下楚毅,幸会。”
这时却又听闻一个笑声响起:“哈哈哈,你只管叫他‘厨子’就是了。”
楚毅,厨子?
顾云浩微微有些不解,循声看去,却是那名身形稍胖的少年正指着楚毅发笑。
这少年也是十二三岁,但浑身的锦缎,整个装扮看着很有一副地主家儿子的感觉。
“在下胡宇凡,幸会啊。”
见胡宇凡对自己拱手,顾云浩也得放下怀里的书,拱手回礼。
“他尽胡乱说话,定是他家里人嫌他烦,才给他取了这个名字,‘胡语烦’!喂,顾云浩,你年纪还小,以后可别跟着他学坏了。”
楚毅显然是不满先前胡宇凡的话,找到机会就刺他两句。
此为防盗章 正月已经过去了, 但天还是有些短。
随着两只公鸡此起彼伏的打鸣声, 顾家人开始起床。
最早醒的是大妞,一洗漱完就连忙进厨房给家里人烧水做饭。
在堂屋西侧的第一间屋子里,顾云浩也已经醒了。
他自己穿好了衣裳和鞋,就走出了屋子。
进了厨房舀一瓢热水出来,给木盆里加了些,又给平时用的竹筒里到了点,就开始拿着杨柳枝咬开刷牙。
洗完脸, 用温热的帕子在脸上一擦,瞬间感觉倦意全无,人也精神了不少, 顾云浩就又转身回到屋子里。
从桌上的麻布袋子里拿了一本黄纸皮的旧书, 顾云浩熟练的翻开, 然后对着书上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一个字一个字的划着笔画。
顾云浩出生在正月里, 因而除夕一过,家里人就开始商议着送他去念书的事儿。
而后, 由顾明良带着他先去族长家里拜会了下,就算是正式开蒙到学堂念书了。
因着已经进学,顾云浩又拿这个理由说服了顾长光跟李氏, 自己搬到了西侧的屋子里, 开始了独居一室的日子。
李氏还有些担心小孙子能不能好生照顾自己, 但顾明良却颇为赞同。
在他看来, 进学了那就称得上读书人, 有自己的屋子是应当的,毕竟温书什么的也需要个安静的环境。
顾云浩十分珍惜这个读书的机会。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读书对于农人家的孩子来说,那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许多人家连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念书了。
就算是家里有点积蓄,短视一点的人家,都可能拿去再买田买地,怎么也舍不得拿钱给孩子念书的。
当然,读书虽然花钱多,但读好了,得来的回报也是难以想象。
多年寒窗,一朝中举,那么整个家族也能跟着改换门庭。就算考不上举人,能考上个秀才,那也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了。
虽然大多农村人不知道秀才到底有什么实际的能量,但仅仅凭着免税这一项,就足以让所有农户人家心生向往。
顾明良更是比一般人知道的多些,所以费尽心思的想要家里出个秀才。
而顾云浩则更是心思清明的很。
读书科考,这可是他在这个时代唯一的出路。
必须好生把握机会。
因着知道念书的不容易,顾云浩自从一进学,就丝毫不敢懈怠,在学里跟着先生读书,回到家里也不放松,每天早早的起来,对着书记字。
书是从顾云涛那里借来的《百家姓》,虽然已经很破旧,但字体仍看得清,顾云浩也很是珍惜。
一般来说,像顾云浩这样才入学的蒙童,初学的都是《三字经》,要《三字经》念完了,才开始学《百家姓》,随后再是《千字文》。
但顾云浩入学了这将近一个月,听了学里的先生带着他们通读过几次《三字经》,而后又自己回家用功,却是差不多都能背下来。
加上他本就是个成人的“芯子”,理解能力要比小孩强些,《三字经》本生就不是什么难理解的,对他而言根本也称不上有什么难度。
知道《三字经》主要是教蒙童们识字的,所以顾云浩也不再在上面多费什么功夫,开始借了顾云涛的书来看。
学《百家姓》也是一样为了认字,但他现在也没有旁的办法,家里就这么两个念书的人,而顾云涛正在学的《千字文》是绝对不可能借给他的。
但是顾云浩也不挑剔,毕竟他现在许多字还认不全,更多的是对着书来记字的笔画。
字要确实要比前世所用的简体字难记一些,但也跟繁体字差别不是很大。
顾云浩根据前世对百家姓的记忆,再对应简繁体字的转化,也差不多能认识个大概,索性就当做了自己的认字读本。
认字完了开始记笔画,他自然是舍不得用笔墨在纸上写的,反正也是学字而已,只简单的用手指在桌子上笔画,又省事又省纸墨。
因想着晨起人的大脑最清晰,而且按着前世上学早读课的习惯,每天早上顾云浩都会早起记半个时辰的字。
见外面天色也渐渐大亮了起来,家里人也都开始起床洗漱。
顾云浩合上书,出了屋子,开始到灶房帮着烧火。
“小心些,别让火燎到头发。”大妞在灶上忙活,见着弟弟吹火,不由担心地嘱咐一句。
“今儿一定要让爹再做个吹筒。”顾云浩扒了扒额前的头发,说道:“我这头发燎了倒是没事,大姐你成天烧火做饭,又是个女孩家,燎了才是不好。”
吹筒就是土灶上用来吹灶火用的,有条件的人家大多用铁制的,而顾家则是用竹子,把当中竹节打通了来用。
先前的吹筒因着时间久了,烧火的时候,三妞一个不注意当柴火给烧了,因而这几天大妞做饭生火都是用嘴吹的。
听闻到顾云浩的话,大妞知道是弟弟关心自己,甜甜一笑,手下仍是不停地忙活。
“奶说了,从今往后,每隔一天,都给你跟大娃子煮一个鸡蛋带上,你去了学里,可是要好生念书。”
这里大妞把粥从锅里舀起来,又倒了些水洗了锅,就舀了两瓢水下去,然后从一边的小篮子里,小心地拿了两个鸡蛋放在锅里。
“别加柴火了,灶里剩下的火碳够把蛋煮熟了。”
闻言,顾云浩也是点点头,就理了理灶边的柴火,跟着大妞两人出去洗手准备吃饭。
早饭的主食是窝头,也没有什么菜,只一大盘子咸菜,外加每人一碗粥。
说是粥,却并不是全稻米煮的,里面还加了许多玉米面跟红薯,但好在比较浓稠,能顶饿。
虽然去年收成不错,但顾家人还是不敢大吃大喝,秉持着一贯的俭朴之风。
顾明良常说,有出息的人家,都不是只管今天不考虑明天的人,越是得意的时候,越要耐得住,不然即使家里富贵了,也是守不住的。
对于这话,顾云浩十分赞同。
要想家道长远,就要守得住本心。
当然,顾家人心里也都很清楚,这样的清贫日子,也是在为今后做打算。
毕竟家里现在是两个孩子在念书了,而且以后的花费也会越来越多……
见着顾云浩,梁秀才坐在椅子上唤他。
“先生。”
顾云浩走了进去。
“我知你家中情状难以买齐需用之书,但治学不可无书,这一套四书是塾里存本,许你借阅以作进学之用。”
指了指书案上的书,梁秀才接着道:“至于《四书章句集注》也是治四书不可少的,但老夫也只有两套,你现在应学《大学》,就先且把这《大学章句》拿去,待后面理解通透了,再来我这里换《论语集注》。”
闻言,顾云浩看着那案上摆放整齐的书籍,心里不由升起阵阵暖意。
没想到先生连这都替他想好了……
“谢先生。”
顾云浩真心地感谢道。
“好生用功就是。”
梁秀才点点头,又道:“只是尔读圣贤之书,习圣人之礼,不可有不敬纸字、不敬圣人之举,塾里的书都已传阅许久,你诸多学兄也曾用过,今后也将传与旁人,尔万不可轻易损坏。”
“学生明白。”
顾云浩神色一正,认真地应道。
随即,梁秀才又教训了一番,便让他先领了书回去寝舍安置,待到明日正式开始上课。
怀里抱着新从梁秀才处领来的一整套四书和《大学章句》,顾云浩跟着那位老仆人一路往寝舍走去。
许是看着他年岁小,那老仆人心有不忍,欲帮忙提书箱,却被顾云浩拒绝了。
“谢老伯好意,只是书纸文墨,乃是读书之根本,若是连书箱都需人帮忙拿,晚辈是再也没脸进学了。”
听了这话,那老仆人也不再坚持,只是眼中也透出几分欣赏之色。
“家里公子小姐都唤我徐伯,顾小公子也可如此称呼。”
“那自然是好,只是徐伯,你也别如此叫我‘小公子’,我哪里是什么公子,还是唤我名字云浩吧。”
顾云浩嘿嘿一笑,说道。
“也好。”徐伯点头笑道。
一路上,徐伯就开始给顾云浩介绍塾里的情况。
“咱们这个院子是个三进的,第一进稍微大一些,内里又分前厅和后院,讲堂在前厅,寝舍和饭堂则是在后院。第二进是老爷的居室和书房,第三进则住的是家里内眷,以后可千万别乱钻啊。”
细细地听着,顾云浩时不时点头应下。
就这么一路的功夫,他对私塾里的情况也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首先是梁秀才本名梁成业,当初少年得志,不过十八岁就考过了院试,成为一名秀才。
但而后因着家里出了变故,很是消沉了一段时间,虽然后面勉强恢复了,但也错过了应试最佳的时间,加上两次乡试落榜,心灰意冷之后,只在这临川县开了个私塾,教导一些颇有资质的学生。
梁成业办私塾时,是仿着县学的模式,将学生分为内舍跟外舍。
外舍皆是收的蒙童,而内舍则是主要是习四书、治五经为根本,偶尔兼有诗文、策论等。
顾云浩暗暗揣度,若是以前世的话来说,外舍其实就相当于学前教育,而内舍则是针对科举的专题学习了。
一路将顾云浩引到寝舍,徐伯便自行离去。
学里外舍一共有十五个学生,内舍加上顾云浩一共仅八人,寝舍也是内外舍分开来住的。
只是因着房间稍少,故而都是四人一间。
顾云浩住的屋子已经住下了三人,他算是最后一个。
由于酉时已过,塾里下午的课已经结束,所以同屋的几个人都在。
见着顾云浩进来,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看着他。
“在下顾云浩,新到塾里读书,各位同窗,幸会。”
顾云浩淡然一笑,自我介绍道。
“这般年纪,来内舍?”
先说话的是一个十二三岁的清秀少年,这少年衣着虽然不显,但浑身自有一种文雅之气,腰间还挂着一块青玉配饰,看着显然是个家境良好的。
“惭愧,惭愧。”见他发问,顾云浩也不欲多作解释,只谦虚道。
“想来先生将你编入内舍,自是有其缘由,不愿多说也便罢了。”那少年却也不甚在意,只是爽然一笑,说道:“在下楚毅,幸会。”
这时却又听闻一个笑声响起:“哈哈哈,你只管叫他‘厨子’就是了。”
楚毅,厨子?
顾云浩微微有些不解,循声看去,却是那名身形稍胖的少年正指着楚毅发笑。
这少年也是十二三岁,但浑身的锦缎,整个装扮看着很有一副地主家儿子的感觉。
“在下胡宇凡,幸会啊。”
见胡宇凡对自己拱手,顾云浩也得放下怀里的书,拱手回礼。
“他尽胡乱说话,定是他家里人嫌他烦,才给他取了这个名字,‘胡语烦’!喂,顾云浩,你年纪还小,以后可别跟着他学坏了。”
楚毅显然是不满先前胡宇凡的话,找到机会就刺他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