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群起而攻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25小说网 www.225txt.com,最快更新明廷最新章节!
内监声音未落,一身龙袍的天启大步而出,径直坐到龙椅上。
大殿上自然是齐齐出列,山呼海啸,长身而拜。
“众卿平身。”天启坐着,似乎微笑了下,朗声说道。
“谢陛下。”群臣起身,分两排而立。
“奏!”有内监高声喊。
前面立即有人站出来,举着板笏,朗声奏事。
周正在后面听着,奏的是四川土司作乱。
朝堂上的气氛有些‘烦躁’,一些人开始争辩,一个是官吏调派任免,一个是钱粮。
争执了好一阵子,没有定论。后有人出列,奏的是定信王俸。
信王朱由检即将年满十六,该定俸禄,封国就藩。
万历末年开了一个恶列,那就是亲王封地突然增加到四万顷,也就是四百万亩,还要都是上好的良田,其他金银玉器的赏赐,建造府邸的费用,婚丧嫁娶就更多了。
比如福王就藩,建造福王府就用了三十多万白银!
信王是朱由检唯一的弟弟,自幼聪慧,好读书,对自身要求极严,从来不曾犯过是错误,是一个品德优异的亲王。
信王的问题几乎没有什么争执,封田四万顷,着湖广,江西,陕西,山西四省解决。
因为现在一省已经没有足够的四万顷划分给宗室,只能几省凑一凑。
至于其他的,也一并允准。
但是,封国未定。
周正在后面听着,暗暗摇头。
田珍疏写的那道‘行宗室限禄法’,朝廷通过,皇帝允准,却是连废纸都不如,现在更是无人提及。
一个亲王就是四万顷,一省已经凑不齐,要是明朝国祚再有个三五十年,多出十个八个亲王,怕是大明的地已经不够宗室王爷们封的了。
在下面,是讨论辽东宁远之战后,辽东各级将领的叙功。
实则上,私底下早就讨论好,朝堂上就是走个过场。
袁崇焕任辽东巡抚,并加兵部右侍郎衔,赐蟒服,玉带,尚方宝剑,在京建造府邸等等赏赐丰厚。
同时,罢辽东经略,袁崇焕节制关内外。
其他人,如赵率教,满桂,左辅等人也各加官三级,并有赏赐。
而取代高第的王之臣,则无人提及,仿佛被遗忘了。
这件事很快就结束了,接下来又有几道奏议后,前面有一个人举着板笏出来,朗声道:“陛下,近来朝野沸腾难止,士林非议不断,盖因监察御史周征云狂言乱政,臣请陛下严惩。”
“臣附议。周征云妖言惑众,祸乱军心,臣请陛下严惩,以安辽东众将之心。”
“臣附议,值此大胜之际,周征云不思为国谋定,却言语胡乱,行为适当,臣请陛下圣裁!”
接连又有几人出列,全都是弹劾周正,认为他那道奏本祸乱朝纲,扰乱辽东军心,要求严惩。
周正不动声色的看了眼上面端坐不动,看不清脸色的天启。
这些人说的,在这个时候很多人看来是很有道理的,辽东要稳,怎能多事?
要是改错了,责任谁来抗?
如果是换了崇祯肯定就信了,即便不杀周正,也发配的远远的,再不可能靠近朝堂半点。
一连四五个人弹劾周正,而后仿佛所有人都看着天启,等着他的决断。
天启习惯性的倾身,看向前面的首辅黄立极,道:“黄爱卿,你怎么看?”
黄立极出列,沉吟片刻,道:“臣恭听圣训。”
天启仿佛早就习惯了他的回答,黄立极没说完天启已经坐回身体,目光在大殿搜寻,忽然落到了周正身上,开口道:“李爱卿,你怎么看?”
周正差点就要迈出脚步了,硬生生的又缩回去。
李恒秉似也有些意外,顿了下才出列,沉声道:“陛下,辽东事关国社,臣与辽东无涉,不敢多言,臣请陛下圣裁。”
周正听着眉头微皱,李恒秉的言外之意很明显,说他无涉,不敢多言,那周正也无涉,还刚刚入仕,怎么就敢说那么多了?
天启的目光仿佛又在周正身上停留片刻,转向大殿其他人,道:“众卿还有什么看法?”
大殿里安静了一阵,有人出列,道:“陛下,臣等有几个问题想问周御史。”
“问吧。”天启道。
这个人站的位置相对靠前,他对天启行了礼而后转向周正,抱着板笏,淡淡道:“周御史,你可知,我大明每年有多少灾情?有多少百姓受难?辽东每年又要耗费多少钱粮?”
不等周正回答,又一个人出列,道:“你可知,辽东有多少军民?多少城池?城池多大?防御如何?”
“你可知建虏有多少兵力,他们的骑兵来去如风,辽西任由他们驰骋,即便想要攻打山海关也不是不可以?”
“你可知辽东军队如何构成,那些将帅手里有多少人马?朝廷为何要罢辽东经略?”
“你可知,按照你的奏本所改,辽东必然不攻自破,山海关未必都守得住,你到底是为国谋事,还是居心叵测?”
说到最后,一些人语气激烈,已然将周正打上了‘佞臣’的标签。
周正一直站在李恒秉身后,等到这些人话音落下,才施施然走出来。
周正走出来,朝野的目光都看向周正,等着他的‘狡辩’。
天启高坐龙椅,头微微抬,注视着周正。
李恒秉就站在周正左手边,可以清晰的看到他的侧脸。李恒秉神色不动,但双眼微眯,有冷色闪动。
满朝文武都在等周正说话,周正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下官不知。”
满殿皆惊,还有人欣喜。
立即有人站出来,厉声呵斥道:“你既然不知,为何还敢上那样的奏本?你可知道,你那道奏本已经引起多大的后果?!”
“如此国社大事,你居然信口开河,周征云,你有几个脑袋!”
“荒唐!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年不过二十,就以这般的狂悖之言邀清名,日后还了得,此人必是奸佞!”
“陛下,臣请严厉惩治周征云,此列决不能开!”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有十多个人站出来,全都是附议,要求严厉惩治周正。
周正站在朝堂上,如同狂狼中的小船,随时都将倾覆。
有不少人诧异,上次周正舌战群儒,不落下风,这次怎么回事?
难道是周正知道闯了大祸,想要息事宁人?以苟且活命?
有人冷笑,这个时候做缩头乌龟,晚了!
李恒秉抬起眼皮,看着周正纹丝不动的侧脸,面无表情,以他对周正的了解,周正不会这样束手就擒。
李恒秉不信,天启也不信,他仿佛没有看到群臣的愤愤之态,望着周正道:“周卿,你可还有其他话说?”
语气平淡中带着严厉,言外之意就是周正不反驳,那就要依靠群臣所请,严厉制裁周正了。
听着天启的话,不少人神色激动。
周正这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扰乱他们计划,令他们不舒服的人,终究还是要被踢出去!
又要回归他们熟悉,可控的朝局了!
内监声音未落,一身龙袍的天启大步而出,径直坐到龙椅上。
大殿上自然是齐齐出列,山呼海啸,长身而拜。
“众卿平身。”天启坐着,似乎微笑了下,朗声说道。
“谢陛下。”群臣起身,分两排而立。
“奏!”有内监高声喊。
前面立即有人站出来,举着板笏,朗声奏事。
周正在后面听着,奏的是四川土司作乱。
朝堂上的气氛有些‘烦躁’,一些人开始争辩,一个是官吏调派任免,一个是钱粮。
争执了好一阵子,没有定论。后有人出列,奏的是定信王俸。
信王朱由检即将年满十六,该定俸禄,封国就藩。
万历末年开了一个恶列,那就是亲王封地突然增加到四万顷,也就是四百万亩,还要都是上好的良田,其他金银玉器的赏赐,建造府邸的费用,婚丧嫁娶就更多了。
比如福王就藩,建造福王府就用了三十多万白银!
信王是朱由检唯一的弟弟,自幼聪慧,好读书,对自身要求极严,从来不曾犯过是错误,是一个品德优异的亲王。
信王的问题几乎没有什么争执,封田四万顷,着湖广,江西,陕西,山西四省解决。
因为现在一省已经没有足够的四万顷划分给宗室,只能几省凑一凑。
至于其他的,也一并允准。
但是,封国未定。
周正在后面听着,暗暗摇头。
田珍疏写的那道‘行宗室限禄法’,朝廷通过,皇帝允准,却是连废纸都不如,现在更是无人提及。
一个亲王就是四万顷,一省已经凑不齐,要是明朝国祚再有个三五十年,多出十个八个亲王,怕是大明的地已经不够宗室王爷们封的了。
在下面,是讨论辽东宁远之战后,辽东各级将领的叙功。
实则上,私底下早就讨论好,朝堂上就是走个过场。
袁崇焕任辽东巡抚,并加兵部右侍郎衔,赐蟒服,玉带,尚方宝剑,在京建造府邸等等赏赐丰厚。
同时,罢辽东经略,袁崇焕节制关内外。
其他人,如赵率教,满桂,左辅等人也各加官三级,并有赏赐。
而取代高第的王之臣,则无人提及,仿佛被遗忘了。
这件事很快就结束了,接下来又有几道奏议后,前面有一个人举着板笏出来,朗声道:“陛下,近来朝野沸腾难止,士林非议不断,盖因监察御史周征云狂言乱政,臣请陛下严惩。”
“臣附议。周征云妖言惑众,祸乱军心,臣请陛下严惩,以安辽东众将之心。”
“臣附议,值此大胜之际,周征云不思为国谋定,却言语胡乱,行为适当,臣请陛下圣裁!”
接连又有几人出列,全都是弹劾周正,认为他那道奏本祸乱朝纲,扰乱辽东军心,要求严惩。
周正不动声色的看了眼上面端坐不动,看不清脸色的天启。
这些人说的,在这个时候很多人看来是很有道理的,辽东要稳,怎能多事?
要是改错了,责任谁来抗?
如果是换了崇祯肯定就信了,即便不杀周正,也发配的远远的,再不可能靠近朝堂半点。
一连四五个人弹劾周正,而后仿佛所有人都看着天启,等着他的决断。
天启习惯性的倾身,看向前面的首辅黄立极,道:“黄爱卿,你怎么看?”
黄立极出列,沉吟片刻,道:“臣恭听圣训。”
天启仿佛早就习惯了他的回答,黄立极没说完天启已经坐回身体,目光在大殿搜寻,忽然落到了周正身上,开口道:“李爱卿,你怎么看?”
周正差点就要迈出脚步了,硬生生的又缩回去。
李恒秉似也有些意外,顿了下才出列,沉声道:“陛下,辽东事关国社,臣与辽东无涉,不敢多言,臣请陛下圣裁。”
周正听着眉头微皱,李恒秉的言外之意很明显,说他无涉,不敢多言,那周正也无涉,还刚刚入仕,怎么就敢说那么多了?
天启的目光仿佛又在周正身上停留片刻,转向大殿其他人,道:“众卿还有什么看法?”
大殿里安静了一阵,有人出列,道:“陛下,臣等有几个问题想问周御史。”
“问吧。”天启道。
这个人站的位置相对靠前,他对天启行了礼而后转向周正,抱着板笏,淡淡道:“周御史,你可知,我大明每年有多少灾情?有多少百姓受难?辽东每年又要耗费多少钱粮?”
不等周正回答,又一个人出列,道:“你可知,辽东有多少军民?多少城池?城池多大?防御如何?”
“你可知建虏有多少兵力,他们的骑兵来去如风,辽西任由他们驰骋,即便想要攻打山海关也不是不可以?”
“你可知辽东军队如何构成,那些将帅手里有多少人马?朝廷为何要罢辽东经略?”
“你可知,按照你的奏本所改,辽东必然不攻自破,山海关未必都守得住,你到底是为国谋事,还是居心叵测?”
说到最后,一些人语气激烈,已然将周正打上了‘佞臣’的标签。
周正一直站在李恒秉身后,等到这些人话音落下,才施施然走出来。
周正走出来,朝野的目光都看向周正,等着他的‘狡辩’。
天启高坐龙椅,头微微抬,注视着周正。
李恒秉就站在周正左手边,可以清晰的看到他的侧脸。李恒秉神色不动,但双眼微眯,有冷色闪动。
满朝文武都在等周正说话,周正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下官不知。”
满殿皆惊,还有人欣喜。
立即有人站出来,厉声呵斥道:“你既然不知,为何还敢上那样的奏本?你可知道,你那道奏本已经引起多大的后果?!”
“如此国社大事,你居然信口开河,周征云,你有几个脑袋!”
“荒唐!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年不过二十,就以这般的狂悖之言邀清名,日后还了得,此人必是奸佞!”
“陛下,臣请严厉惩治周征云,此列决不能开!”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有十多个人站出来,全都是附议,要求严厉惩治周正。
周正站在朝堂上,如同狂狼中的小船,随时都将倾覆。
有不少人诧异,上次周正舌战群儒,不落下风,这次怎么回事?
难道是周正知道闯了大祸,想要息事宁人?以苟且活命?
有人冷笑,这个时候做缩头乌龟,晚了!
李恒秉抬起眼皮,看着周正纹丝不动的侧脸,面无表情,以他对周正的了解,周正不会这样束手就擒。
李恒秉不信,天启也不信,他仿佛没有看到群臣的愤愤之态,望着周正道:“周卿,你可还有其他话说?”
语气平淡中带着严厉,言外之意就是周正不反驳,那就要依靠群臣所请,严厉制裁周正了。
听着天启的话,不少人神色激动。
周正这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扰乱他们计划,令他们不舒服的人,终究还是要被踢出去!
又要回归他们熟悉,可控的朝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