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赚点小钱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25小说网 www.225txt.com,最快更新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
由于经验欠缺和各方面不成熟,本次交流周的收获有限。
幸好媒体跟的紧,每天都报,更有座谈会的梗概文稿供群众观看。最详尽生动的一篇,自然是9号这场。
从上到下,只要关注活动的人,起码略微明白了武行、武指和功夫片这些概念。
其实内地的功夫情怀,比香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在号召强身健体,气功成风,《武林》杂志大卖特卖。
就是不会玩,不懂得怎么转化成影视作品。
而武指概念的引入,无疑为爱好者打开了一扇门,哦,原来有这么多说道。从无到有,不能急着一蹴而就,必须先培育土壤,这才符合发展规律。
在举办交流周的同时,《胡同人家》继续热播。
每一集都会引起广泛讨论,对话集的传播越来越广,街头巷尾,无所不闻。后来到了台胞这集,直接惊动中央,《人民日报》发长文报道。
“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日渐缓和,去年更是打破了30多年的僵局:台湾开放探亲政策。
这不仅是政治上的一个新节点,也是文艺界的一个新方向。
目前还没有对该类型作品进行严格定义,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胡同人家》已经率先做出了尝试。
创作者将家国民族的记忆,巧妙转换为个人记忆,在思乡恋母的个人情感中表达了对祖国的期盼热爱。
两岸不相往来数十年,各方面已有差异。然血浓于水,其语言现实、传统道德、民俗文化等等都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
这种尝试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什么意思?
除了鼓励文艺界多创作该类型作品之外,就是中央在对《胡同人家》说:小鬼,我看好你哟!
此文一发,老干部的批评声少了大半。在绝对的政治正确下,有那么一点小问题,就根本不算问题。
这下全放了心。首轮尚未播完,央视便购买了这部剧,跟着听到风声的地方电视台也纷纷赶来。
还是固定价,一分钟十五块钱。每集半小时,四十二集,一万八千九百块,共卖了四十一万多。
成本四十五万,赞助十五万,已经不算赔了。
而之后的钗黛两集,更是引来疯狂讨论。
无数信件如雪片一样寄到电视台和各家报社,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群众都渴望发声,乐于发声,并且非常有素质的发声,跟网络时代有本质区别。
“编剧最难能可贵的,是通过男性、女性两种角度来展现这个话题,在以往的文艺作品中极为罕见。”
“钗黛之争,无论在红学界还是在民间,都是个极大的讨论点。从书中来看,喜欢黛玉的居多,可真要放在现实里,怕是要反转一下。”
“我觉得男人喜欢宝钗,女孩子喜欢黛玉。黛玉真,纯粹,宝钗对谁都好,但跟谁也不交心,让人害怕。”
“宝钗城府太深,扑蝶那一段,听到两个丫鬟说小话,竟然拿黛玉挡箭牌,可见不是好人。”
“我觉得都是好姑娘,宝钗只是太成熟圆滑,不轻易透露内心,其实她跟黛玉交过心的,也只跟黛玉交过心。”
“世外仙姝,山中高士,两个高出流俗的绝代女子,娶其舍谁,由不得宝玉;嫁谁,也由不得钗黛。”
“最后一幕绝了,真有穿越时空,两个女子在现代平淡快乐的感觉。”
啧啧,也就是八十年代,不懂得啥叫大橘已定。若在后世,弹幕早刷上“宝玉死边去,钗黛党头顶燕窝”了。
……
4月20号,夜。
京城所有有电视机的家庭,都在放着一个频道,没电视机的也想方设法去蹭台。
剧中已是冬天,下着小雪。
葛尤裹着破棉袄,刘贝穿着红大衣,在墙根底下谈情说爱。
“难怪书上说,这人啊,不在放荡中变坏,就在沉默中变态。”
“那你是变坏还是变态?”
“你就不能盼我点好?我对爱情的立场一直没变,就是白头偕老,至死不渝,差一秒我都不干。”
“那可不一定。人都是嘴上好听,真有个小你十岁盘正条顺的姑娘勾搭你,你能忍住不动心?”
“忍不住。赏心悦目,美色当前,谁也不是圣人。但动心是一回事,做了又是另一回事,我真要娶了媳妇……怎么着也得对得起这份责任吧。”
“……”
这雪很柔,灯光很暖。
葛尤看着地面,刘贝歪头看着他。
观众透过细雪,仿佛真看到了大杂院的屋子和人,还有墙角那掉光了叶子的青藤。
“噼里啪啦!”
“噼里啪啦!”
突然的鞭炮声,打断了暗涌的微妙感觉。
他们跑出门,站在门口,看看雪地上的鞭炮,望看飘雪的夜空。灯火昏黄,影子拉的老长。
俩人就那么站着,站了很久,然后镜头抬高抬高,由近拉远,定格在一个大杂院的全景镜头。
约莫几秒钟后,画面真正静止,片尾曲响起。
“……”
于佳佳蜷在沙发上,盯着荧幕一动不动,不晓得啥感觉,暖暖的又有点难受。
屋子里也很安静,直到老爸起身倒水。
老妈的那件毛衣已经织好了,手里摆弄着一个线梭子,“这,这就完了?”
“还有第二部呢,明年能播。”
“哎,明年啊……”
老妈摇摇头,咕哝着越来越低。
这一夜,于佳佳辗转反侧,那种古怪的情绪始终缠绕心间。
“第一次看完一部电视剧,竟然有点舍不得。”
“结尾拍的真好,温暖中又带着一丝丝伤感。”
“回味无穷,最后收尾在冬季,春节期间播放会更好。”
“还好有第二部!”
“大杂院里的人都是活的,他们如此亲近,熟悉,好像成了我们身边的朋友。看到他们聚在一块吵吵闹闹,就会不自觉的开心。
我想这就是《胡同人家》的魅力所在。”
最后一集的播出,让大家热议连连,同时又极不满足。就像看到《武林外传》结局,一帮人站在客栈门口,挥着手说再见。
温暖又伤感,好像在跟一个好朋友告别。
这种作品的力量,就是无论它拍多少集,都有人喜欢,并且愿意陪着他们一起变老。
用现在的话说,这叫情(quan)怀(qian)。
…………
当《胡同人家》大结局后,有再多的议论许非也不去关注。对他而言,这段故事已经过去。
四月末,许孝文莫名其妙的被儿子叫来京城,带了存折和很多现金。
工行于1986年,在13个城市开办了活期储蓄异地通存通兑业务。以前转移财产非常麻烦,全是现金搬运,现在虽然也麻烦,还歹方便了点。
老妈也把店里的收益取出一大半,剩下一部分资金做周转。
而此刻,三口人在屋子里,许非铺开一张报纸,上面有条新闻:“4月21日,在沈、沪、渝、汉、羊城、哈、深城七座试点城市开放国库券交易。”
早在81年,中国就恢复了国库券,发行极难,靠行政分配。当时人们都把国库券,当成一种变相的长期储蓄。
许非对娱乐、传媒业很熟悉,剩下的靠看报纸,读政策。有些机会错过也就错过了,但能做的,自然要干一票。
“这东西很简单,四个字低买高卖。七座城市都有交易所,价格不同,您多翻翻各地的党报,上面有开盘价和收盘价。比如盛京今天收盘95,魔都收盘110,其间就有15块钱的差价。”
“我从盛京买,到魔都卖?”许孝文明白了。
“对,就这么简单!”
“可这么容易的事儿,国家就让你钻空子?”
“不会犯法吧?犯法咱们可别干!”老妈担心。
“放心,总行都说了,欢迎公民随时买进随时卖出。这就是鼓励我们交易,而且还不用交税,除了路费食宿,咱们纯赚。”
他看老爸还犹豫,便道:“我要不是实在脱不开身,真就陪您去了。不过您一人确实麻烦,我以前那院子有个小孩叫陈小乔。会开车,机灵靠谱,您就带他去,俩人足够。”
“爸,机会难得!君子兰咱都干过,还怕这个?”
一提君子兰,悠闲数年的许孝文来劲了,“行,我就跑一趟!”
“这可不是一趟的事儿,起码半年起步啊,不然赚不到大钱。”
“就算一年也没事,反正你妈在京城,一天根本看不着。”
“哎,你又扯我头上干啥?”
爹妈又开始吵。
话说1988年的国库券大名鼎鼎,不少人靠这个赚到第一桶金,最著名的是杨百万。
这货叫杨怀定,魔都铁合金厂的职工,被冤枉辞职,遂干起了倒卖国库券的行当,一年赚了一百万。
突如其来的暴富,让他非常惶恐,先跑去税务局自首,被告知不用交税。
跟着又跑到人民银行问是否违法,也没被搭理。
最后居然跑到公安局,以每月600元请了两名公安人员当保镖……
没办法。这年头想挣点钱,经济风险在其次,政治风险为首要。国库券是相对风险最低,收益最高的一项。
许非从来没想碰倒爷的生意,那不是一个阶层的。
(还有……)
由于经验欠缺和各方面不成熟,本次交流周的收获有限。
幸好媒体跟的紧,每天都报,更有座谈会的梗概文稿供群众观看。最详尽生动的一篇,自然是9号这场。
从上到下,只要关注活动的人,起码略微明白了武行、武指和功夫片这些概念。
其实内地的功夫情怀,比香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在号召强身健体,气功成风,《武林》杂志大卖特卖。
就是不会玩,不懂得怎么转化成影视作品。
而武指概念的引入,无疑为爱好者打开了一扇门,哦,原来有这么多说道。从无到有,不能急着一蹴而就,必须先培育土壤,这才符合发展规律。
在举办交流周的同时,《胡同人家》继续热播。
每一集都会引起广泛讨论,对话集的传播越来越广,街头巷尾,无所不闻。后来到了台胞这集,直接惊动中央,《人民日报》发长文报道。
“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日渐缓和,去年更是打破了30多年的僵局:台湾开放探亲政策。
这不仅是政治上的一个新节点,也是文艺界的一个新方向。
目前还没有对该类型作品进行严格定义,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胡同人家》已经率先做出了尝试。
创作者将家国民族的记忆,巧妙转换为个人记忆,在思乡恋母的个人情感中表达了对祖国的期盼热爱。
两岸不相往来数十年,各方面已有差异。然血浓于水,其语言现实、传统道德、民俗文化等等都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
这种尝试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什么意思?
除了鼓励文艺界多创作该类型作品之外,就是中央在对《胡同人家》说:小鬼,我看好你哟!
此文一发,老干部的批评声少了大半。在绝对的政治正确下,有那么一点小问题,就根本不算问题。
这下全放了心。首轮尚未播完,央视便购买了这部剧,跟着听到风声的地方电视台也纷纷赶来。
还是固定价,一分钟十五块钱。每集半小时,四十二集,一万八千九百块,共卖了四十一万多。
成本四十五万,赞助十五万,已经不算赔了。
而之后的钗黛两集,更是引来疯狂讨论。
无数信件如雪片一样寄到电视台和各家报社,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群众都渴望发声,乐于发声,并且非常有素质的发声,跟网络时代有本质区别。
“编剧最难能可贵的,是通过男性、女性两种角度来展现这个话题,在以往的文艺作品中极为罕见。”
“钗黛之争,无论在红学界还是在民间,都是个极大的讨论点。从书中来看,喜欢黛玉的居多,可真要放在现实里,怕是要反转一下。”
“我觉得男人喜欢宝钗,女孩子喜欢黛玉。黛玉真,纯粹,宝钗对谁都好,但跟谁也不交心,让人害怕。”
“宝钗城府太深,扑蝶那一段,听到两个丫鬟说小话,竟然拿黛玉挡箭牌,可见不是好人。”
“我觉得都是好姑娘,宝钗只是太成熟圆滑,不轻易透露内心,其实她跟黛玉交过心的,也只跟黛玉交过心。”
“世外仙姝,山中高士,两个高出流俗的绝代女子,娶其舍谁,由不得宝玉;嫁谁,也由不得钗黛。”
“最后一幕绝了,真有穿越时空,两个女子在现代平淡快乐的感觉。”
啧啧,也就是八十年代,不懂得啥叫大橘已定。若在后世,弹幕早刷上“宝玉死边去,钗黛党头顶燕窝”了。
……
4月20号,夜。
京城所有有电视机的家庭,都在放着一个频道,没电视机的也想方设法去蹭台。
剧中已是冬天,下着小雪。
葛尤裹着破棉袄,刘贝穿着红大衣,在墙根底下谈情说爱。
“难怪书上说,这人啊,不在放荡中变坏,就在沉默中变态。”
“那你是变坏还是变态?”
“你就不能盼我点好?我对爱情的立场一直没变,就是白头偕老,至死不渝,差一秒我都不干。”
“那可不一定。人都是嘴上好听,真有个小你十岁盘正条顺的姑娘勾搭你,你能忍住不动心?”
“忍不住。赏心悦目,美色当前,谁也不是圣人。但动心是一回事,做了又是另一回事,我真要娶了媳妇……怎么着也得对得起这份责任吧。”
“……”
这雪很柔,灯光很暖。
葛尤看着地面,刘贝歪头看着他。
观众透过细雪,仿佛真看到了大杂院的屋子和人,还有墙角那掉光了叶子的青藤。
“噼里啪啦!”
“噼里啪啦!”
突然的鞭炮声,打断了暗涌的微妙感觉。
他们跑出门,站在门口,看看雪地上的鞭炮,望看飘雪的夜空。灯火昏黄,影子拉的老长。
俩人就那么站着,站了很久,然后镜头抬高抬高,由近拉远,定格在一个大杂院的全景镜头。
约莫几秒钟后,画面真正静止,片尾曲响起。
“……”
于佳佳蜷在沙发上,盯着荧幕一动不动,不晓得啥感觉,暖暖的又有点难受。
屋子里也很安静,直到老爸起身倒水。
老妈的那件毛衣已经织好了,手里摆弄着一个线梭子,“这,这就完了?”
“还有第二部呢,明年能播。”
“哎,明年啊……”
老妈摇摇头,咕哝着越来越低。
这一夜,于佳佳辗转反侧,那种古怪的情绪始终缠绕心间。
“第一次看完一部电视剧,竟然有点舍不得。”
“结尾拍的真好,温暖中又带着一丝丝伤感。”
“回味无穷,最后收尾在冬季,春节期间播放会更好。”
“还好有第二部!”
“大杂院里的人都是活的,他们如此亲近,熟悉,好像成了我们身边的朋友。看到他们聚在一块吵吵闹闹,就会不自觉的开心。
我想这就是《胡同人家》的魅力所在。”
最后一集的播出,让大家热议连连,同时又极不满足。就像看到《武林外传》结局,一帮人站在客栈门口,挥着手说再见。
温暖又伤感,好像在跟一个好朋友告别。
这种作品的力量,就是无论它拍多少集,都有人喜欢,并且愿意陪着他们一起变老。
用现在的话说,这叫情(quan)怀(qian)。
…………
当《胡同人家》大结局后,有再多的议论许非也不去关注。对他而言,这段故事已经过去。
四月末,许孝文莫名其妙的被儿子叫来京城,带了存折和很多现金。
工行于1986年,在13个城市开办了活期储蓄异地通存通兑业务。以前转移财产非常麻烦,全是现金搬运,现在虽然也麻烦,还歹方便了点。
老妈也把店里的收益取出一大半,剩下一部分资金做周转。
而此刻,三口人在屋子里,许非铺开一张报纸,上面有条新闻:“4月21日,在沈、沪、渝、汉、羊城、哈、深城七座试点城市开放国库券交易。”
早在81年,中国就恢复了国库券,发行极难,靠行政分配。当时人们都把国库券,当成一种变相的长期储蓄。
许非对娱乐、传媒业很熟悉,剩下的靠看报纸,读政策。有些机会错过也就错过了,但能做的,自然要干一票。
“这东西很简单,四个字低买高卖。七座城市都有交易所,价格不同,您多翻翻各地的党报,上面有开盘价和收盘价。比如盛京今天收盘95,魔都收盘110,其间就有15块钱的差价。”
“我从盛京买,到魔都卖?”许孝文明白了。
“对,就这么简单!”
“可这么容易的事儿,国家就让你钻空子?”
“不会犯法吧?犯法咱们可别干!”老妈担心。
“放心,总行都说了,欢迎公民随时买进随时卖出。这就是鼓励我们交易,而且还不用交税,除了路费食宿,咱们纯赚。”
他看老爸还犹豫,便道:“我要不是实在脱不开身,真就陪您去了。不过您一人确实麻烦,我以前那院子有个小孩叫陈小乔。会开车,机灵靠谱,您就带他去,俩人足够。”
“爸,机会难得!君子兰咱都干过,还怕这个?”
一提君子兰,悠闲数年的许孝文来劲了,“行,我就跑一趟!”
“这可不是一趟的事儿,起码半年起步啊,不然赚不到大钱。”
“就算一年也没事,反正你妈在京城,一天根本看不着。”
“哎,你又扯我头上干啥?”
爹妈又开始吵。
话说1988年的国库券大名鼎鼎,不少人靠这个赚到第一桶金,最著名的是杨百万。
这货叫杨怀定,魔都铁合金厂的职工,被冤枉辞职,遂干起了倒卖国库券的行当,一年赚了一百万。
突如其来的暴富,让他非常惶恐,先跑去税务局自首,被告知不用交税。
跟着又跑到人民银行问是否违法,也没被搭理。
最后居然跑到公安局,以每月600元请了两名公安人员当保镖……
没办法。这年头想挣点钱,经济风险在其次,政治风险为首要。国库券是相对风险最低,收益最高的一项。
许非从来没想碰倒爷的生意,那不是一个阶层的。
(还有……)